“但族里男的我認識不少,小娘子們卻不熟悉。這樣吧,我讓你嫂子去找找。”他側頭對傅文鈺道“多找一些,到時候讓你和青山嬸挑。”
他笑了起來,“一個月三百文,我想沒有哪家是不愿意的。”
畢竟如今的世道,家中男子若不出去找活干,一個月還掙不到三百文呢。這些被青山嬸和文鈺選中的小娘子們,哪怕以后要把月錢交給家里,但等她們將來出嫁的時候,也會有比旁人更為豐厚的嫁妝,更好的親事。
至于那些苛責、薄待女兒的人家,他會囑咐媳婦,不會將她們帶過去的。也不要怪他無情,而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道理,誰都懂得。他可不想好好的一件事,最后卻被一些愚昧的族人折騰得辦不成。
從族長家出來之后,兩人又去了六嬸家。
六嬸姓田,她嫁的男人叫做傅春豐。事實上六嬸夫婦比傅青山及周氏還要大一些,但因為在他們那一房是排行第六的,所以大家便叫六嬸。
他們是去找六嬸打聽村里情況的。
六嬸田氏因為包攬了他們家的菜,之前還有新鮮菜的時候每天都會新摘了送來,哪怕現在沒新鮮菜了,也經常給他們家送腌菜、送菜干、送雞蛋等。并且之前建房子的時候還來幫忙做過飯,所以兩家交情算是比較深的。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六嬸家因為經常去城里賣菜,自家菜不夠的時候還會從村里面收。不但收青菜豆子,更收雞蛋,所以她對各家的情況都非常了解。
哪家不省心、哪家嘴不嚴、哪家的小娘子不勤快愛偷懶等等,她都門兒清。
本著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想法,兩人便決定來問問六嬸,免得到時候招進來一個不安分的,影響家里的生意。
六嬸聽周氏說完后,吃了一驚。
“三,三百文”
“就只需要做一些理線、挑線的活,連縫補都不要”
周氏點頭,“對,我們做的不是荷包,也不是繡花,所以不需要她會縫補。不過女紅好就更好了,這樣的小娘子心靈手巧。”
“那這簡單啊,我”
六嬸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住了嘴。
然后她道“那我跟你說一說我們族里的小娘子們,還別說,對她們啊,我比文成媳婦熟悉多了,保準你能選到稱心如意的。”
“我從大到小的跟你說,這第一個啊”
傅家村一共有一百多戶人家,大部分人都姓傅。
在六嬸的講述里,傅文鈺了解到村里適齡的小娘子們一共有三四十個,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合適。有的家中長輩難纏、有的自身不勤快,還有的則要忙家里的活計,比如帶弟弟妹妹,做家務活等等。
所以最后合適的也就十五六個。
果然,幾天后被帶到傅家,給周氏挑選的只有十四個。
不過傅文鈺注意到,這十四個里面就有六嬸的小女兒,一個跟傅蓉玩得不錯的十一歲小姑娘,好像是叫做傅心荷。
他想了想六嬸家的情況,發現符合篩選條件。而且就憑傅心荷沒有靠著交情走后門,而是被文成嫂帶過來,顯然六嬸家是明理謹慎的。
除了傅心荷之外,還有一人傅文鈺也認識。
那是租了他們家田地的,傅春田的二女兒二丫。想到被族長評價為老實的傅春田,以及最近半年來的相處經驗,他們家也合適。
最后周氏從里面挑了七個人,其中就有傅心荷和二丫,以及族長那一房的兩個小姑娘。而除了這七個之外,周氏還去找了傅大石,把春花也帶過來了。
對此周氏是這么說的。
“你二嬸那人,眼界小、心眼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