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的家庭作坊,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七個小姑娘和春花,簽了契書后,每天都早早來到傅家,然后在特地整理出來的向陽大房間里,按照周氏的要求整理各種顏色的絲線。
絲線和銅絲是李氏綢緞莊送來的,和她們的工錢一起記到這門生意的本錢里。最開始的幾天,周氏不讓她們做別的,就是每天理線。個別手指粗糙的,還拿了香膏給她涂抹,免得把線勾出絲來。
而傅家的異常,也很快被村里的人注意到了。
整條村都沸騰了起來。
畢竟一個有三百文呢,別說這些錢可以用來買油買鹽,讓家里吃上好幾頓肉。就是全攢起來,一年也有三兩多。窮一些的人家,這錢都夠娶一個兒媳婦了。哪怕不用來娶兒媳婦,給女兒多添些嫁妝也不錯啊。
所以有人來到傅家門口探頭探腦,有人提著雞蛋上門,想要把自己家的孩子塞進來,還有的人知道她們是族長娘子帶過來的后憤憤不平,大聲喝問。
“她們這是做什么活啊”
“比針線活簡單”
“什么,一個月有三百文”
“那怎么不把我家大丫帶去,文成媳婦你這不地道啊,悄沒聲息就把這事兒給辦了。我家大丫可勤快了,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什么大丫年紀太大了那還有二丫三丫啊,她們都可以來做活。”
“還有我家的春桃。”
“我家的杏花。”
“我家”
很顯然,在家門口便能找到一份三百文月錢的工作,而且聽說熟練了之后還會漲,讓村民們都激動不已。
族長娘子并不怯這些大娘大姐們,同樣大聲回道“青山嬸跟我說,要找幾個小娘子來家里幫忙做活,年紀要是十歲往上,十三歲往下的。”
“模樣倒是不要緊,只一條,家里要簡單,沒那么多心思,而且嘴得嚴。可別沒兩天便把做什么、怎么做給禿嚕出去了。到時候滿大街都知道,那人家還怎么賺銀子啊這可是和城里的綢緞莊合作的買賣”
她指著文氏道“他四嬸,這事是你傳出去的吧”
“就你這樣,還指望讓孩子去做活可別今天去做活,明天全村都知道人家做的是什么,又是怎么個做法了。”
“想讓孩子有出息,管好你的嘴再說”
文氏語塞,“我,我是聽春花娘說的啊,她,她”
族長媳婦沒理她,又指著一個跳得高的大嫂道“大丫她娘,你可別說你家大丫了。大丫家里家外是一把好手,虧你說得出口”
“你沒見她的手都糙成什么樣子了嗎”
“別說年紀不合適,就是合適我也不會讓她去的,不然將人家珍貴的絲線勾得不成樣子了怎么好你們家賠得起嗎還有二丫和三丫,一個八歲一個五歲,那么丁點的孩子能做什么,讓人幫你帶孩子啊”
“可拉到吧,有這個心思,還不如讓大丫養一養身子。她都要說親了吧,現在這幅樣子可找不到什么好人家”
大丫娘訕訕,“家里忙”
族長媳婦同樣沒理她,又指著兩人道“春桃我就不說了,族里的小娘子們就她最胖乎,天天零嘴不離口,我就沒見她做過活。”
“至于杏花”
她對著一位焦急的中年女子道“杏花是個好孩子,可她姓柳啊。這次是要到青山嬸家里去的,文鈺還沒成親呢。”
“表哥表妹的,傳出去名聲也不好聽。”
杏花娘失望,“哎,也是我沒想明白。”
最后,族長媳婦對圍過來的十幾名婦人道“這事就這樣了,不過青山嬸也說了,這只是第一次招人。等以后活多了,還會再招。你們回家之后讓小娘子們養養手,多教她們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后會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