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同去的有五六個人,所以傅文鈺最后沒有按照周氏的意思邀請傅文樹和傅文河,畢竟這么多人一起去,安全方面是不必擔心的。
不過臨行前,他提了一個建議。
“我想先去拜訪開元書坊的張掌柜。”
“開元書坊是唐員外家的鋪子,不但柳州城里有,其他地方也有。我記得以前曾聽張掌柜提起過,陳縣便有一個分鋪。所以若是能得張掌柜引薦,那么我們在陳縣便有熟人了,想要打聽什么消息也有渠道。”
臨出門前因文氏不讓他去,兩人大吵一架以至于臉上掛彩的傅青銅眼前一亮,“這個主意不錯,文鈺你趕緊去吧,我們在書坊外頭等你。”
于是傅文鈺便去了。
而張掌柜聽完他的來意后,詫異開口“竟有這樣的事”
傅文鈺苦笑,“是啊,所以我來找張叔,是想請你幫幫忙,寫一封信給陳縣那邊的分鋪掌柜。我想著若是能得到本地人的幫忙,那事情應該會容易許多。”
張掌柜贊許點頭,“不錯,那邊確實是有個分鋪。”
他仔細回想了一下道“陳縣那地方,我以前跟東家去過一次,那里的人固執又排外,不是好相處的。聽說慕縣令當年剛去的時候,就很吃了一番苦頭。對了慕縣令就是現在的陳縣縣令,他是兩年前赴任的。”
他三兩下就寫好了一封信,遞給傅文鈺的同時也提醒道“陳縣除了書坊的分鋪之外,還有東家的其他鋪子,具體是哪一間我也不知道,但在匾額上寫了唐字的都算,你若是遇到了難事,不妨去找一找他們。”
“看在東家的面子上,他們不會不理你的。”
“至于東家那邊你也不用擔心,我會替你跟他說明白。”
傅文鈺鄭重道謝“多謝張叔。”
拿到了張掌柜的信,一行人便上路了。
陳縣距離柳州城不遠,乘船大概是一個晝夜的路程。來到陳縣之后,幾人先去找了地方住下,然后再去縣衙遞狀紙。
古代報案也是有流程的。
像電視里面演的那樣,擊鼓鳴冤之后,縣令馬上穿好衣服,升堂審案并判決的有,但并不是很多。畢竟堂堂縣令,日常的工作里也不僅僅只有升堂審案這一件事,事實上按照流程,那些狀紙會由師爺先過一遍。
尤其是他們這種沒有被告,需要縣衙派人調查的,等十天半個月才有結果,或者不了了之了也不奇怪。
狀紙是傅文鈺提前寫好的,上面除了固定格式的內容外,他還另外附了一張紙,把自己通過簡單的推理演繹辦法總結出來的一些細節寫了上去。那是他根據現代的一些破案電視及偵探小說的思路推理出來的,希望能對破案有所幫助。
比如犯人是本地人、他們的目標是單獨,或者是兩人結伴的外地人,并且還是快要離開陳縣的那種、他們能接觸到一種會發光的石頭以及很牢固的膠狀物、他們或許在采石場那邊的工棚里有眼線等等。
遞完狀紙之后,幾人開始按照計劃分頭行動。
這也是傅文鈺的建議,他希望大家不要傻傻等著,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線索,爭取早日把那些騙子抓到。
按照商議好的,由傅文鈺拿著張掌柜的信以及攜帶的石頭證物去找書坊分鋪的掌柜,向他請教。比如本地有沒有一種會發光的石頭,如果有那是在什么地方。比如最近有沒有聽說有人被發光的石頭騙了等等。
而剩余的傅青銅等人,則兩兩結伴在街上閑逛,看能不能再遇到那幾個騙子。可惜不知道是不是那些人已經走了,他們并沒有什么收獲。
反倒是傅文鈺這邊,在書坊分鋪掌柜這里沒有得到有用信息后,得其引薦給了同樣是唐家名下的銀樓掌柜,從他的口中聽說了發光石頭的消息。
“你說的這種東西,我倒是聽說過。”
傅文鈺精神一震,“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