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決定了要考取功名,但傅文鈺并沒有改變自己目前的計劃。
畢竟他還在守孝,沒那么快能參加縣試。
而且功名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考下來的,以他現在的白丁身份,得先考縣試、再考府試、然后院試。三個都榜上有名,那便像原主爹和外祖父那樣,成為一名可免除部分田地賦稅及見官不跪的秀才。
秀才再往上考,則是舉人和進士。
去陳縣之前,他正復習著四書五經,還沒有把全部的知識體系都撿回來。所以回來后他準備繼續復習,先把記憶里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因此他謝過張掌柜的幫忙后,便安心地待在了家里。
而這期間,他也做了別的事。
首先便是村里事務的參與度提升了,以前族里或者是村里,有什么事也不會喊他,除非是涉及到他個人。但現在如果村里有什么大事,比如清明祭祖便會把他喊過去商量,這樣的舉措等于是把他當做一個成人,一個在村里能說得上話的人看待了。
這是陳縣之行帶來的變化。
至于另外一個,則是他開始寫文了。
不過并不是話本,話本他準備過一段時間,等自己復習完四書五經再動筆。那個時候離王婆、李四事件的發生就有半年左右了,該忘的人也忘得七七八八,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他這次準備寫的,是關于騙子的故事。
這也是陳縣之行帶來的感觸之一,他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給世人做一些提醒。這種故事的篇幅不必很長,大概就幾千字,甚至是千把字就可以了。有靈感的時候就寫,沒有靈感就放著,主打一個隨心所欲,當日完結。
第一個故事,他準備寫發光的石頭。
如今傅青石等人的經歷已經在陳縣傳揚開了,所以人人可寫。為了與寫話本的他區別開來,傅文鈺還另外取了一個叫做公羊先生的筆名,因為他最近正在看春秋公羊傳這本儒家經典。
而這個系列的名字也取好了,叫做騙術集。主人公就叫做張三郎,因為他在家中行三。
故事很簡單,就是某日外出經商的張三郎遇到了一伙騙子,騙子說他們手里有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問張三郎想不想要。
至于故事的結局,當然不可能像傅青石等人一樣,追回了部分損失。而是張三郎被騙得血本無歸,最后是風餐露宿、一路乞討著回來的。
騙術集之夜明珠寫完后,傅文鈺準備自行投稿。
因為之前試驗的效果不錯,如今柳州小報已固定一次印兩張了,話本的篇幅也擴大到了六篇。六篇里有長有短,有剛剛開始的,也有接近完結了的。
神眼傳奇這篇話本已經完結了。
因為傅文鈺要把稿費用來幫助那些想要找親人的人,所以還留存在柳州小報那邊沒有結算。他這次投稿不準備用張掌柜這把牛刀,而是自己去,換筆名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他想去看看柳州小報里面的情況。
畢竟他一次也沒去過。
進城后,他一路打聽著來到了地方。
然后進門就遇到了熟人。
許久未見的劉昌淼跳著腳道“肖大哥你憑什么不收我的話本,你讓別人再來看一看,我跟你說我寫得可好了,這是京城的人喜歡看的話本”
他對面的人估計是認識劉昌淼的,毫不客氣地道“好什么好,你寫的東西狗屁不通,誰來都不會收的。”
“還有,我聽人說昌淼你月初從京城回來之后,就到處找神眼傳奇的精裝版,還花了二十兩銀子跟人買。我勸你還是把心思多放在功課上,下次旬考再考倒數我就寫信告訴你哥了。”
劉昌淼表情一滯,輕咳了兩聲,“那什么,我下次再來。”
然后轉頭就走的他正好遇上了進來的傅文鈺,頓時咦了一聲,“咦,你不是那什么,”他想了一會兒后恍然道“我去年去京城前曾經在茶樓見過你,你當時說你叫著周,周,周鈺”
傅文鈺點頭,坦然道“對,我叫周鈺。”
因為今天的地點不是很合適,而是兩人也只是第二次見面,以后估計也很少會遇見,所以他沒有解釋自己就是傅文鈺。
劉昌淼欣喜,“對吧,我就說我沒記錯。你來這里做什么”
傅文鈺舉了舉手里的稿子,“我寫了一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