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鈺暗暗地把這個計劃記在心里,
和面露遲疑之色的劉昌淼告別之后,傅文鈺到面館解決了自己的午飯,回來繼續聽課。下午放學之后,他見時辰還早,于是轉道去了開元書坊。
“張二哥,張叔在嗎”
張二從忙碌中抬起頭來,見是傅文鈺頓時高興道“是文鈺啊,我叔就在里面呢,你進去就能看到了。對了,這些是其他地方送來的。”
他遞過來幾張紙,傅文鈺低頭一看,發現是一些愿望。
如今柳州城內的人,已經很少有人會找他寫愿望了,零星幾個也只是兜里不缺錢,或者像之前那位想要找到女兒的劉翠蓮一樣,有家人走失了的。秉著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想法,每次傅文鈺都會認認真真地抄一遍。
可惜自從李四和游兄那兩件事情之后,其他的都沒有實現。
游兄那件事,估計有游家以及他那表妹家里的共同打點,并未在城內宣揚開來,所以大家知道的,只有李四那件事。
這正合傅文鈺的意。
等把紙張抄完,傅文鈺走進里面,找到了張掌柜。
他今天是來和對方商量重生之藏寶圖這篇話本的印刷事宜的,按照他之前的打算,他想印五千套普通版,一百套精裝版。然后提前印好并運送到各個地方,等時間到了就一起開售,杜絕時間差。
除了柳州之外,他還想賣到附近的江州、安州,甚至是京城。因為這樣的風險比較大,尤其一百套的精裝版不是一個小數目,單單這一項的成本就高達百兩,所以傅文鈺打算如果開元書坊不同意的話,就自己出一部分錢。
畢竟一百套數量并不算很多,他覺得只要分散開來的話,是能夠賣完的。而只要能賣完那就純賺七百兩啊,利潤豐厚。
但當傅文鈺把自己的計劃說完,張掌柜的表情卻有些怪異,遲疑著道“文鈺啊,你莫不是也想學那孫秀才可孫秀才貼錢印話本,是血本無歸的啊。”
傅文鈺“”
血本無歸
他覺得這里面有大瓜的氣息,于是好奇問道“張叔,孫秀才是怎么回事啊我沒聽聞他最近有寫話本啊。”
因為孫秀才和柳先生的柳州城內兩個寫話本的高手,所以傅文鈺對他們一直都挺留意的。但據他所知,兩個人都有一段時間沒寫新話本了。他上次聽到孫秀才的消息,還是對方抗議開元書坊未經他允許就把東廂記印在柳州小報上,硬是讓撤下來了。自己當時還感慨過怎么會有人放著流量不要呢,自那以后,他就沒聽過孫秀才的消息了。
既然沒寫話本,那對方又怎么會“血本無歸”呢
聽到他的疑問,張掌柜頓時笑了起來,“文鈺啊,你有所不知。”
“事實上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原來之前和你的神眼傳奇一起出現在話本上的那篇青釵記就是他寫的,為此他還取了個別名,琴夫人。”
“啊”
那篇描寫青樓女子的青釵記居然是孫秀才寫的
傅文鈺大吃一驚。
而更讓他驚訝的是,張掌柜還帶著點幸災樂禍的語氣道“估計是他上回硬是要我們把他的東廂記撤下來,所以這次沒來找我,而是找了榮盛書坊。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商量的,總之青釵記樣樣與我們比肩,我聽說單單精裝版便印了一百套。”
“而且他們用的紙和墨都是從湖州買來的,樣樣都是精品,一百套話本只算本錢便是近百兩,但最后只賣出去了一二十套。更別說除了一百套的精裝版外還有那五千本的普通版了,話本這東西,賣一段時日后就不新鮮了,你說他們是不是血本無歸”
傅文鈺無言以對,“的確是。”
說實話他有些不能理解那位孫秀才和榮盛書坊,難道他們印書之前,就不做一個基本調查的嗎
自己第一次試做精裝版的時候,只敢印二十套,后來還是出了唐員外以及另外一個大客戶,靠他們兩人才把數量提上去的,但也截止到五十套,多了也不敢了。畢竟話本不能吃不能喝,不是什么珍貴東西,只有有錢,而且對話本感興趣的人才會買。普通人要么沒錢要么不識字,他們對說書,聽戲等更感興趣,不會買話本。
一百套精裝版,五千套普通版,他們怎么會這么自信能全部賣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