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泓不敢置信。
他喃喃道“怎么如此,怎么如此”
白梅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
兩人解除了誤會,白梅也原諒了田玉泓,還讓女兒喊他爹。但對于田玉泓提出的跟他回去的提議,白梅卻是堅定地拒絕了。
她認真地道“泓郎,強扭的瓜不甜。”
“你的父母,甚至是你的長姐都并不喜歡我,在田家的那些日子里,他們處處為難于我,我也就跟你在一處的時候才是歡喜的。”
“但離了你之后,我天天歡喜,也只有想起你的時候才會難過。”
白梅流著眼淚道“你是人,我也是人,你想我跟你回去,夫妻恩愛兒女繞膝,過上讓你覺得歡喜的日子。但我也想過歡喜的日子,我也想讓我的女兒過歡喜的日子。所以如果你不能說服你父母,善待我跟女兒,我是不會與你回去的。”
田玉泓心中大痛。
他最后保證道“梅兒你放心,我一定能做到的。”
于是田玉泓回家,先是追查當年的事情真相,然后跟母親大吵了一架。
“您為何要騙我”
“對我說是梅兒貪圖富貴,但對她卻說是我移情別戀。我努力讀書,我認真科舉,我給您掙來了鳳冠霞帔,我到底哪一點對不住您”
“讓您連親孫女也不要了”
田母痛哭流涕。
事實上田母早就后悔了。
因為趕走了白梅之后,事情并沒有按照她預想的那樣變化。不但兒子不愿意另娶更有助力的妻室,而且還整日不著家,做了那什么巡察御史。
丈夫和女兒也埋怨自己。
所以她早就后悔了。
可惜苦果已成,哪怕后來田玉泓把白梅和女兒接了回來,她也表現得慈眉善目,不再說一些嘲諷、指桑罵槐的話,可與兒子兒媳婦的間隙還是未能彌補。
到了最后,不但兒子、兒媳與她不親,就連丈夫、孫子孫女也不愛去看她。結尾的時候她因為下人的一個疏忽,孤零零地病死在了床上。
至于田玉泓和白梅,當然是恩愛白頭。
看完兩篇話本的結局之后,劉昌蓮若有所思。
“誰都想過歡喜的日子”
“是啊,誰都想過歡喜的日子,傅先生說得有理。”
于是晚間,她高興地對丈夫雷秀才道“我娘跟大嫂都收到了京城的來信,會試的結果出來了,我爹榜上無名,但我哥卻是第一十二名。”
雷秀才大喜,“一十二名”
“舅兄那是必中了”
殿試的名次一般跟會試的差不多,既然劉昌炎是會試第十二,那么殿試只要不出現大問題,一個二甲進士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二甲進士啊,如何不讓人大喜
可以說只要有劉昌炎這個舅兄在,哪怕以后他岳父一直考不上進士也不要緊了,劉家能昌盛幾十年。而等劉昌炎的官職升上去,到了四品之后,還能夠蒙蔭一人,若能升上二品更是有兩個蒙蔭的名額。
如果到時候岳父已經考中進士,或者他已年老,那自己豈不是有機會
雷秀才之所以不考慮劉昌炎的兒子及劉昌淼這個小舅子,是因為像劉家這樣的人家,子孫是肯定要走正統科舉之路的。所以不管劉昌炎有幾個兒子,他們五十歲之前都不會考慮蒙蔭這種注定無法晉升的入仕途徑。
而無功名的人無資格獲得蒙蔭,所以劉昌淼這個不喜歡讀書的小舅子也可以排除。
因此他的前面,便只有自己的舉人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