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鈺和張掌柜對視一眼,覺得八九不離十了。
本地人、五個人一共買了三千三百套,使得雙姝記的銷量在總數上反超了傅文鈺的話本,實在很可疑。
與此同時,傅文鈺也為對方的大手筆咂舌。
要知道在簽訂賭約的時候,為了防止作弊,雙方還約定了話本的最終銷售數量除了以客戶的簽收單來核算之外,還要輔以實物。
也就是說不是賬上賣了五千套,就真的賣了五千套的,還要印房那邊的簽字畫押證明真的印了五千套,采購的紙張、油墨等等同樣得有五千套。少一兩套的話沒問題,但差別太大是不作數的。
所以對方刷了三千三百套的單,就真的得印三千三百套出來才行。
這么多,恐怕得贏下賭約才能平賬吧。
心念一轉,傅文鈺笑了起來,“張叔,我這里有一個主意。”
鑒于傅文鈺之前每次出主意都能讓大家大賺一筆,所以張掌柜好奇詢問,“文鈺你的主意肯定是個好主意,說來聽聽”
“我們也刷”
傅文鈺道“等再過一個月,張叔你就放出消息,說京城那邊又下了訂單,這次是定一千套。然后再過半個月,再定一千套。”
“至于紙張和油墨,張叔你可以吩咐印房那邊先多買一些,留著以后用。接著再讓印房的工人們擺出一副印不完的模樣,夜里也把油燈點上。”
“如果對方也跟著刷,那他們就上當了。”
張掌柜眼前一亮,“不錯不錯,這主意不錯。”
“他們若不跟上就輸定了,咬牙跟上的話兩千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他們之前的空殼三千三百套,雖不至于傾家蕩產,但亦不遠矣。”
畢竟這花出去的都是實打實的錢,而且話本賣不出去便是賣不出去,以后即便能賣出,那也只是很少的一個數目而已,回本遙遙無期。
這等于榮盛書坊和孫秀才那邊是凈虧。
至于賭約
他們這邊既然已經知道了消息,那么只要等正式交貨的時候派人跟蹤一下,看他們將那些多余的話本藏在了何處,便能揭露出來。
兩個月期滿,贏下賭約的還是傅文鈺。
于是兩人接下來又商量了一些細節,比如兩千套夠不夠,結論是夠了,因為太多的話對方干脆破罐子破摔不跟了,那就沒意思了。所以兩千套正好,隔半個月再放出消息,也能讓對方正好把之前刷的數量全部印完。
會肉疼,但不至于完不成。
事情商量完后,傅文鈺回到了家。
雖然已經買下了李家的綢緞莊,但他們一家還是住在傅家村。至于綢緞莊后面的那套宅院,他們準備出孝之后再搬進去。
李家之前侍候的人,以及綢緞莊里面的伙計雖然有部分跟去了京城,但還是有一些人留下的,其中就包括了是柳州本地人的綢緞莊女掌柜。
傅文鈺跟母親和妹妹商量了一下,并沒有對綢緞莊的經營做出什么改變,還是交給那位女掌柜,只是把她的績效重新定了一下。
至于那些沒有跟去京城也沒有領著李家母女給的賣身契離開,而是選擇繼續留下的丫鬟們,傅文鈺除了讓兩個到家里幫忙干活之外,其他的也交給她來管理。當然賣身契這種東西在傅家是不存在了的,全部改成了雇傭,按照崗位的不同給不同的月錢,想要更高的月錢就努力學習努力上進。
不過傅文鈺還是低估了百姓們對勛貴秘辛的好奇心。
原本京城又下單了兩千套只是一個幌子而已,但沒想到京城百姓爭相搶購,所以后來宮文斌真的下單了,而且不是兩千,是三千。
收到消息的時候,傅文鈺都開始同情孫秀才了。
聽說他又賣房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