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徹底長出心劍的那天是他回玉皇山的第十一個夜晚。
也是他離開嬴祇的第四十九夜。
曳月在白水村待了這么久,玉皇山的弟子都知道師兄回來了,嬴祇當然也會知道。
但除了下山辦事的弟子見到他,會說一聲想念,問他什么時候回山上。
嬴祇并不想念他。
自從上次曳月說自己要閉關今天,玉皇山上教導弟子的事務就由雷柚和楓岫崇負責了。
雷柚資質好,楓岫崇踏實努力,他們兩個都是弟子里出類拔萃的。
從前曳月會想,嬴祇這樣懶怠,沒有他這個儲尊幫忙,玉皇山可怎么運行下去呢。
但現在明白,那是孩子話。
嬴祇其實不需要他。
十六歲的時候大比不需要他。
十八歲的時候也不需要。
玉皇山有沒有大師兄并無所謂。
只有他需要嬴祇。
玉皇山果然在招收弟子了。
以往安靜的山下慢慢不知不覺來了很多人。
不僅招收新弟子,玉皇山與修真界十大門派的關系也慢慢密切了許多。
修真界一向有交換弟子去別派學習的傳統。
于是山上山下多了許多別派弟子的身影。
十六歲的時候曳月也帶人去其他門派參加過這樣的交流,負責安排招待這些人,本該是門派首席弟子的事宜。
但沒有人通知曳月回去履行職責。
上次他生氣對嬴祇說,他的位置也可以讓出來,嬴祇可以找個合心意的替代他。
現在他們沒有誤解也沒有爭執,但是,他好像的確是可以被替代的。
小孩子會覺得自己很重要,拿自己威脅大人,但對大人而言,其實無所謂。
曳月只是才發現,原來那時候他看似生氣,但嬴祇面前的時候,也還是個小孩子啊。
他離開嬴祇第五十三天。
好像才第一次長大了。
長大是理解,是不嗔不怨。
玉皇山上沒有他要做的事情,白水村自給自足,一切都在正規,也不需要他。
如果他在,反而打擾那些孩子們正常的生活,他們總是要去送禮物給他。
也許有人不想送,但別人送了,便被迫只能從眾,否則或許會被質疑是不心懷感恩。
修士的耳目聰明,有些不該聽的都會聽到。
曳月并不覺得這些孩子需要對他心懷感恩,他只是把他們帶回來,每日教他們本事,負責他們日常生活的是白水村的嬸嬸叔伯們,支持白水村存在和運轉,物資保障的是玉皇山。
是嬴祇。
如果要感恩,他們感恩的也該是嬴祇,不是他。
曳月不需要被人感恩。
就如別人也不需要他。
沒有別的事情,能做的就只有修煉。
白水河很長也很寬。
除了山腳有村鎮的那片地,挨著山崖的背面沒有人煙。
曳月每日都在那里練劍。
那里離白水山莊很近。
很久以前,十三歲的曳月就每日都在那里練劍。
白水山莊的水榭廊橋上,嬴祇總是會坐在那里,自斟自飲,看他練劍。
以前覺得索然無味,枯燥尋常的日子,如今回想起來卻覺得珍貴。
就像,小的時候他總是一刻不停想要多讀書,多學本事,哪怕是多揮舞一刻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