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怡其實不擅長取名,但看著他們殷切期盼的眼神,她就懂了。
這對于宮人來說,是一種體面和榮耀。
她想了想“人生在世,平安喜樂最重要。從左到右,就叫常平、常安、常喜、常樂吧。”
這名字寓意很好,四位內侍行禮謝恩。
他們其實都做好了被叫做“小貓小狗”的準備,但沒想到,十一公主天資聰穎,三歲就能取出這么吉利的名,難怪陛下愛重
他們更堅定了想要跟隨詩怡的決心,只要能伺候好公主,還怕沒有好前程嗎
目前,他們都被立春安排著,做些跑腿和灑掃的雜活。
內侍肯定也是想升職的,但詩怡暫時沒有用到他們的需求,他們也只能先在這含象殿積攢資歷,等待機會。
含象殿的人事關系搞明白后,詩怡又將目光放到了整個后宮。
當今皇后出自李家,是本朝太師幼女,她是所有皇子公主名義上唯一的母親。
無論嫡庶之分,皇帝的孩子只能認皇后做母親,至于自己的生母,只能叫阿姨。
倘若是其他嬪妃,就以姓氏加品階稱呼。
宮中的皇太后,是先帝時期的皇后。至于天佑帝的生母,不幸早逝于宮廷斗爭中。
皇太后姓阮,來自江南。都說功高莫過從龍,阮家當年買對了股,從本地豪強躍升為頂級世家,宮中的阮賢妃,就是太后的親侄女。
按鄴朝后宮編制,妃位該有四人。
前面提到的阮賢妃占一個,趙柔原本是淑妃,已經被一擼到底,詩怡只要想到被凍死的原主,就很難對她升起什么同情。
剩余兩個妃位,貴妃陸氏是上柱國將軍的孫女,出身功勛家族;
德妃鄭氏的祖父是中書令,加封金紫光祿大夫,地位相當于現代的秘書長。
皇帝的后宮肯定不止這么點人,再往下還有九嬪、婕妤、美人、才人
她們要身份有身份,要美貌有美貌,還有精明的頭腦和蠢蠢欲動想升職的心。
這配置,詩怡聽得直咂舌。
不愧是宮斗小說啊,安排了那么多boss級的守關人物。空缺的淑妃位大家都想要,但詩怡想著,在原作里肯定是為“女主”準備的。
不過嘛,顧朗既然穿越過來,就肯定不會照原劇情走了。
詩怡了解她爹,巨佬的心里只有事業,后宮只會影響他開創盛世的速度。
倘若他以政務繁忙為理由推脫,估計除了想升職的嬪妃外,沒人會反對。
因為,天佑帝留下了二十一個子嗣,其中十位皇子,十一位公主,已經夠多了。
前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有宗室人口眾多,財政無力供養這一條。在太子候選者數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皇帝少生點不算壞事。
皇子和公主是分開序齒的,詩怡排行十一,是最小的公主,九皇子是她的孿生哥哥。
只有十皇子的年紀在她之下他下下個月滿一周歲,目前是真人類幼崽。
詩怡尋思著,如果這是個開放探險游戲,那她擁有了一整本灰色圖鑒,目前點亮的只有含象殿這一頁。
什么時候才能出去玩呢她早就想開新地圖啦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