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林濤滿載而歸。
帶著比他原本預料的還要多的多的東西,林濤回到了家里。到家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倒不是走的晚,而是需要繞小路——最后一天要走的時候,林濤撿了兩根鹿角——這年頭人工養鹿還不是很普遍,鹿角這種藥材價錢可以比得上后世飼養的鹿茸的價格。再加上這是林濤第一次撿到的而且還是成對的鹿角,他便帶著回去了。
但是,回去的路上有檢查站,林濤不得不繞小路,所以回去的晚了點兒,不過這也已經比計劃的時間早了一天了。
林國棟正在菜地里摘辣椒,聽到摩托車的聲音,直接拿著一把辣椒就走出了菜園,看到林濤回來,眼睛里閃過一絲喜悅,隨后有面色故作平淡的問道:“回來了……怎么去了這么久?”
雖然走的時候和家里說好要三五天,但林國棟顯然覺得林濤去的有些久了。
不過并沒有等林濤回答,林國棟看著摩托車上的大袋小袋又問道:“你這帶回來的都是什么東西?怎么還一股子羊膻味?”
“好東西!”林濤罕見的和林國棟賣起了關子,如果不是兩世為人,他可不敢在父親面前這樣。林國棟是典型的嚴父形象,但后世直到一七年一八年的時候,林濤為人父了,才慢慢清楚,林國棟其實是希望和兩個兒子保持更近的感情距離的。只是老一輩人做不來后世的那些親近的動作。
“你還賣關子!”林國棟笑罵著,如果按以前的做法,在決定回老家后,他就會立刻動身了,但這半個月來林濤的變化,讓他真的有些期待這個小兒子能給他帶來更多的驚喜。雖然語氣不善,但他還是走到摩托車前,和林濤一起卸下了東西。
“真的都是好東西!”林濤一邊把東西往屋子里提一邊說道:“值大錢了!都是特產!對了,我哥和我媽呢?”
“你哥逮魚去了。”林國棟一邊幫忙一邊說道:“你媽在廚房里開剝魚呢。這一次水庫放水,海子里魚下來的太多了。最大的草魚有十幾公斤,大板鯽也有一公斤多的……傷魚了。以后水庫里恐怕不會再有這么大的魚了!”
小海子并不大,也就幾百畝的水面,還有近一半被蘆葦和蒲草覆蓋著,里面的水每年秋季放過后,留下的并不多,能養大的魚更少,這一次放的過份了,以后再想要這么大的魚是真的難了。
林濤知道父親說的是對了。因為是公用水庫,村里一開始還會定期清淤,后來便沒有這樣工程了,再過十來年,水庫幾乎和黃河一樣,開始高于地面,存水越來越少,到林濤穿回到這個年代的時候,水庫里最大的魚也沒超過一公斤的。
這一次,是真的傷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來這一世,林濤的目的是成為大地主,如果以后有條件了,改變一下小海子的命運倒也不是不能做。
“小濤,你回來了?”搬完東西,林濤正準備把摩托車推到棚下面,就聽到門口哥哥林海的聲音。
他扭頭一看,林海的褲腿挽在膝蓋上面,腳上是已經濕透,沾滿泥巴的舊布鞋,肩膀上扛著一根漁叉,上面掛著六七條大約都在三四公斤的草魚,手里是用蘆葦串成的魚串子,上面都是三四百克到半公斤重的大板鯽,好東西啊!
林濤過去接過林海手里的魚串子,說道:“回來了。魚多嗎?”
“多!”林海笑著應了一聲,“縣里的魚販子都過來了,不過賣不上價錢,太多了!”
多了就賤了,這是至理。林濤笑著說道:“去洗洗吧,我把魚拿到廚房去。”
到了廚房,見母親李玉梅正在開剝魚,一大盆的鯽魚,已經開剝了一大半。
“回來了?”李玉梅看到林濤,笑著說道:“你這是……你哥逮回來的魚?這魚可吃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