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拿到十噸皮棉的入庫單和發票,便直接去了農村信用社。
作為貴賓,林濤沒有排隊,直接去了經理室。
經理正好在,見林濤進來,笑著起身,這個優秀資源客戶他還是記得的,畢竟林濤這么年輕,存了這么多錢,又有這么大膽的“貸款創意”,經理不記得都不行。
經理姓高,看林濤進來,主動給林濤倒了杯水,然后問道:“小林這一次來,有什么事啊?”
“我來貸款了。”林濤也沒客氣,掏出屯棉軋花廠出具的入庫單和發票,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林濤購入十噸皮票,已經入庫。
“我聽說今年的棉花市場不怎么景氣啊?”高經理知道林濤先前先來取錢,他也估計到了林濤會去收棉花,不過高經理也不是一點世事不知,棉花什么價格他也是聽到過的。畢竟是農村信用社,和農業相關的信息他這里肯定是知道的比較早的。
“再不行,一噸皮棉,怎么也是要一萬塊錢的。”林濤早就知道想要多貸款可沒那么簡單,他也沒想多貸,只要把自己轉來的皮棉轉成現錢,不需要再周轉。如果沒有陸無雙的提醒,說不定他還會想多貸一些,然后從國營軋花廠再進一些棉花,不過現在想來,那些國營的廠子恐怕早就有人盯著。那些人做這種事情,重點可能就放在國營的廠子了。自己還是小心一點好!
聽林濤這么一說,高經理立刻放心,林濤這種優質資源他肯定不想放過,但林濤做的事情是有風險的。如果自己貸的款多了,到時抵押物不夠,可能就會出現壞賬死賬,他也是要承擔責任的。現在林濤擺明并不想多貸,他自然樂得做個人情,順水推舟的說道:“那好,這是十噸皮棉的合同吧?我呆會兒派個人核實一下,雖然你是本地人,但這種事情我們也必須要走程序。”
“理解理解!”
一番程序走下來,林濤的賬面上又多了十二萬塊錢,他并沒有取走,而是仍然放在賬面上,等著屯棉下一次收購后再取出來。
這樣一**循環,林濤自己的錢并不少,但皮棉卻是自己的了。
回到村里,林濤和平常一樣和村里人打著招呼,畢竟都是鄉里鄉親的,老莊叔和老馬家的錢也給了。不過這兩天林濤并沒有去拾這兩家的棉花,這讓村里人有些納悶。不過村里人看林濤的眼神,已經有些微妙了。
傍晚,老陳家。
“你說,林家老二是不是心里有底,所以根本不在乎。你看其他幾家都是在搶著雇人趕緊拾棉花,趁現在價格還好把棉花賣出去,多賺兩個,他倒好,現在根本不動。買了老莊和老馬家的收成,那棉花地根本沒動。我看頭茬花都開的白白的了!”
“心里有底?我看是破罐子破摔吧?”有人顯然不看好林濤,“國家的定價都出來這么久了,也沒見有什么波動,他還能翻上天去?這時候恐怕就是強裝著和沒事人一樣,反正賠了,再去爭那幾百上千塊也沒啥意思,讓大家看看他沒事……唉,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