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這話咱們還是朋友!”秦有權瞪起了眼睛,隨即發現沒什么威懾力,聳聳肩膀說道:“打桿機我可沒做過,這得讓我研究一下……”
“簡單。”林濤笑笑,兩世為人,上一世他見多了簡易的打桿機,說道:“咱們不做復雜的,來,我給你畫個圖看看。”
說著,林濤就隨手撿起一根細鐵條,在泥地上畫了起來:“你看,就是拖拉機后面拉一個方形的框架,底下是四個鐵輪,如果你有現成的,膠皮輪子也成。重點是打桿部分,就在這個框下方,兩個長條形鐵條,當然,最好是鋼條,通過旋轉的力量打斷棉桿。齒輪傳動,動力通過拖拉機的飛輪皮皮帶來提供。連接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林濤把傳動部位的連接畫的很詳細,“這里是皮帶,提供的是垂直于地面的轉動力,還需要齒輪轉化成平行于地面的旋轉力……”
等林濤畫完,扔掉鐵條,秦有權已經看著那地面上比較粗糙,卻一目了然的“圖紙”,入了神。
“這打桿機還能這么做啊?”過了幾分鐘,秦有權才感嘆道:“這么簡陋,但不得不說,這打桿機肯定能成!就是作為比較單一了,只能打桿了!”
“其實還可以搞復雜一些,既打桿又收棵子,還包括捆扎,”林濤解釋道:“但那個太復雜了齒輪什么的太多,傳動太復雜,你這里做起來,虧本。”
秦有權明白,種棉花的農戶不多,復雜的打桿機自然沒市場。其實林濤能夠畫出這么詳細的簡易打桿機,已經出乎秦有權的意料了,他忍不住說道:
“這是你大學學到的?大學還教這些東西?”
林濤搖了搖頭說道:“我大學學的可不是機械專業。不過我有個教授對農用機械感興趣,課下的時候我們一起研究過。我們家一直種棉花,你知道嘛!年年都是我爸和我哥兩個用鐮刀打桿,太麻煩,我就想著做這么個東西,省事嘛!”
“牛!”秦有權豎起了大拇指,“是個孝順的家伙!這個不難,你就用的是普通的家用四輪拖拉機是吧?我得計算好尺寸,找好材料,焊接什么的不麻煩,我自己就能搞定……這樣吧,三天,三天我就能搞出來!”
“成!”林濤笑笑,“反正現在不急,棉花還沒拾完了。不過我想,等我用過后,你可能就要多做幾臺了。這玩意兒賣的肯定快!要知道,打桿可是拾棉花的一大麻煩!”
“嗯,沒問題,到時給你專利費!”秦有權笑道,在這一行做了好幾年了,他自然知道這玩意兒對于棉農的用處。
“去你的!”林濤擺手:“你做就是了,沒人找你要專利費!”
林濤不想頂著這個專利所有者的名頭。讓這玩意兒提前出現,能讓不少棉農受益,但具體的發明人是誰他真不清楚,只能對不起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