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處則是幾個大工圈院墻,院子中間是高高的磚堆,有人專門負責往磚上澆水,有人負責傳遞水泥沙漿,有人專門負責燒水,這邊的院子里還臨時架了兩個灶,兩大鍋羊肉正煮著,咕嘟著,冒著熱氣,香味傳出去好遠。旁邊的桌子上擺著一撂碗,一盆切好的香菜,還有一大撂馕等吃的。
雖然人很多,同時開工的場子好幾個,但絲毫不亂。林濤時不時能聽到老爸林國棟在某個地方喊著,聽著仿佛是某個地方缺了料,或者哪里人手不夠,林國棟胸有成竹的進行調配,不時朝某冒失的小伙子吼一嗓子,讓其注意安全等等。
想想父親多年來經常在村里人結婚的時候給當總管,這協調管理的能力還是有的!
和迎面而來的人打著招呼,林濤也立刻加入到勞動場面里去,雖然技術活不會干,但力氣還是有一把的。畢竟是從農村出來的,比不上那些壯小伙子,難道還比不上老人小孩了?
看著林濤也來干活了,不少人笑鬧著:“喲!大學生也來干活了,這活可不是你們干的啊!”
林濤一邊揮锨鏟著土一邊笑著說道:“這是給我們家墊地基呢,我要是不上多不好意思?再說了,多個人多份力氣嘛!”
農村集體干活的場面沒那么嚴謹,說說笑笑的,有喜歡熱鬧的說得興起了可能還會唱兩段,打打鬧鬧很正常,但不會影響勞動,也沒誰會偷懶,要偷懶的話就不會過來了。
因此,場面很大,人很多,效率也很高,不過三天功夫,院墻已經扎好,這個年代用的水泥標號還很高,不是后世某些混凝土用手一摳就能摳掉的。地基也搞好,地坪打起,小房子雖然沒建起來,但也已經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林海從縣里找來的彩鋼工人也已經到位,正在搭著彩鋼棚,里面也是設計好的,拖拉機位、汽車位、農具位很清楚,看樣子也不過一天的時間就能搞定了。
“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那邊的路不行。”林國棟看著那邊的院子說道:“從這邊進有點麻煩,從那邊進,那邊的路還沒完全修好,畢竟已經住過去的人家不多,村里也不著急。”
村里的規劃就是兩家院子挨著,東西兩邊一家開一個門,兩邊都有路,只不過那邊的宅基地還沒怎么分出去,路自然也不著急著修了。
“不急不急。”林濤笑著說道:“再發展兩年,那邊住的多了,隊里自然也就要修了。”以后世的記憶來看,那邊的柏油路也就這兩年就要修了。莊偉當支書,對村里的規劃還是很重視的。
一個星期后,當祝文強通知林濤去領拖拉機的時候,這邊院子里已經一切就緒,地坪的水泥已經干透,房子也已經建了起來,就等東西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