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經晚了,在林濤家里看熱鬧人都散了去,林家四口人忙了一整天,也累得夠嗆,草草吃完晚飯,就休息了。
但在村子里,龍大牛家里,燈依然亮著。
客廳里,龍大牛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著的是東方紅75拖拉機的零件,正在仔細的擦著。
龍大牛很牛。在人民公社時期,他就是生產隊里的拖拉機手,不僅負責給隊里耕地、播種等拖拉機的使用,還負責維修保養。在包產到戶后,龍大牛就借錢把村里的拖拉機給買了下來,繼續干老本行,并且不到三年就把借的錢還清,到九十年代初,又買了第二臺二手的東方紅拖拉機,不僅負責本村的耕地播種等事,還經常被外村人叫去耕地。
本村不僅有龍大牛一臺拖拉機。村里還有一臺拖拉機,是前兩年有人看耕地收入高,專門買的新機子,也是東方紅七十五,但買來后,技術不過關,使用不當,經常是壞壞修修,不怎么掙錢,勉強保本。
村里其他人原本有心想要借錢搞個大機子,這么一看,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在他們的眼里,有了這么個概念:這玩意兒不是誰都能玩轉的。
但在后世,這個觀念在二十一世紀的十年后被改變了。大馬力拖拉機開始盛行,農機銷售出現激烈競爭,拼售后的時代到來。那個時候,只要會開就行,出了故障,一個電話,技術人員很快就會趕來,基本上不怎么影響農時。而且新型大馬力拖拉機使用方便,不像履帶式拖拉機需要相當成熟的操作技術,耕地等方面注意也不用太多,使用門檻降低,導致買拖拉機的人急劇增多,甚至出現了搶地犁的現象。
但是,這個情況,是現在的人想象不來的。
沙發上坐著的是村里另外一個買拖拉機的人,韓天福。
“大牛哥,你知道林濤買拖拉機的事情了吧?”韓天福一臉為龍大牛著想的樣子:“他有那必要嗎?村里有你大牛哥的兩臺拖拉機,事急了,我那臺也能頂上用場,他再買臺,想干啥?咱村就這么點地,用得著那么多臺機子嗎?他還整那么多農具,比咱們兩家都全,還給村里人說能給外人用——他想干啥?”
龍大牛頭都沒抬,繼續擦著零件,聞著上面的機油味兒仿佛非常的享受,嘴里的話卻絲毫沒給韓天福留面子:“你管那么多干嘛?你有拖拉機,干好你的就是了。隊里這么多地,許你買機子,就不許別人買機子了?再說了,林濤在隊里承包的幾千畝荒地呢,人家不買機子,用你的?那得犁到哪輩子去?那些荒地里紅柳、芨芨可不少,你能對付得了?”
幾句話把韓天福噎的夠嗆,韓天福手底下沒技術,以前跟著龍大牛當過幾天的副手,蹭了那么點技術,開拖拉機還勉強,但要在復雜的地段,那耕起地來就要看運氣了,耕不直不說,有時候拖拉機可以都會陷到地里,所以村里大多數人都不太愿意找他耕地。他那點技術是蹭龍大牛的,龍大牛這樣說他,他還真沒辦法。
“那不還有你大牛哥嘛!”韓天福干笑:“那樣的荒地,我犁的不行,在你手里還不跟玩兒似的?”
“隊里那么多地,肯定先犁熟地,等到我犁,他林家可等不起!”龍大牛對這些事情不是沒想過。林濤沒買拖拉機之前,他也想過,如果林濤真是搞開發荒地,這些地落到自己手里,犁是肯定沒問題,但犁地的價格肯定是要提的,畢竟荒地里的各種植物太多,而且都是深根系的,可不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