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還沒達到那個高度。”林濤坦然,“也許再過幾年,我走到一定的高度,會用這樣的名詞來稱呼自己的。”
“那咱們把話題轉回來,你是怎么想到去找霍加的?”羅林問到了正式的問題。
“其實這源于故鄉情結。”林濤笑著說道:“我也是無意的。全國的人一想到葡萄干,就會想到西疆,想到葡萄溝,但實際上只有我們自己,只有霍加這樣的知道,葡萄干的各類,什么樣的是好的,什么樣的是純天然的,我倒不是說那種加工不好,那樣的加工肯定也有他們的優點,但我覺得,很多人還是希望吃到純天然的……所以我就去了葡萄溝,然后就碰到了霍加。”
“但我聽到的卻是不同的說法。”羅林很不留情的“揭露”了事情的本質:“據說你是直接找的霍加。”
林濤苦笑:“好吧,其實我有同學是那邊的,我偶爾聽過他的故事。我也是為霍加的執著所感動,所以想找到他,因為我覺得這么執著的人,不應該被埋沒。再說了,我也想把咱們西疆的純正的葡萄干加工過后運到內地去,讓大家嘗嘗真正的純天然的葡萄干,這應該是雙贏的事情了。”
“那你覺得霍加做的對嗎?他為了他的夢想,得罪了不少的人,也曾經奔波了那么久卻一事無成。”羅林的話題有些尖銳。
林濤卻非常肯定的說道:“做的對啊!如果沒有他,沒有他這樣的人,恐怕以后只有他們本地極少數的一部分人能吃到這樣傳統制法、純天然晾干的葡萄干了。新的加工辦法,讓我來說,有些急功近利了。實際上現在大家逐漸富裕了,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應該越來越高,這也是我想要推出香妃葡萄干的原因了。霍加的理念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
對于林濤的這個“軟廣告”,羅林看了他一眼,卻并沒有制止,繼續問道:“那你覺得你們的合作會因為民族、語言有什么障礙嗎?”
“完全沒有!”林濤擺手:“可能在很多內地人眼里,少數民族不好打交道,其實不然。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小的時候,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小朋友一起玩的,我們會講他們的語言,他們也會講我們的語言,一起打鬧,一起玩耍,一起上學,只是后來分了語言學校,才慢慢有了距離。你可以問問霍加,我對于他們的民族習慣很熟,障礙?不存在的!”
羅林暗暗豎了一下大拇指,林濤的這些話太給面子了,至少這些話一出來,看的人就應該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誤解了。
又問了幾個問題,林濤也都給了滿意的答案。
合上筆記本,攝像師關掉攝像機后,羅林感慨的說道:“小林啊,如果這些問題不是我親自羅列的,我都懷疑你是提前知道了問題,準備好了答案了!不錯不錯!鏡頭感覺很強,沒有絲毫的怯場,你仿佛天然就是應該在臺前的!”
“那還是算了!”林濤笑笑:“我也就偶爾這一次發揮好罷了,好了,采訪結束了,咱們先去吃飯吧!”
羅林站起來和林濤握了握手:“期待下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