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輛車,下線了。
雖然并沒有完全啟動生產線,也沒有流水線般的生產很多輛車——第一批,其實就生產十輛車,而且剩下的還需要明天之后才組組裝。
所以這一輛車,就是路豐電動三輪車廠的第一輛車了。
林濤故意的。
曾經,林濤去過京城的幾個著名的博物館。
他曾經看到過,新式的國產坦克,就被擺放在博物館前的臺子上,供大家參觀。
其實林濤想著,以后,這第一輛車一定要保存好,等廠子大了,這第一輛車就做個臺子,擺在廠子門口。
挺幼稚的想法。
但林濤覺得,還是挺不錯的。
“第一輛車,誰試?”杜同山擦了擦手上的機油,問道。
剛才他是和工人們一起組裝的。林濤就在邊上看著,雖然看不懂,但上一次把控制器的線接反了的事情,他還是記得的。他生怕這一回杜同山再搞出這么一出,那笑話就鬧大了——好歹上一次就兩個人在,這一次可是全廠的人都在呢。
“還是我來吧!”林濤當仁不讓,其實他是怕真要出現了倒車的事故,好歹這事自己還會有心理準備。這種事情還是不要說出來的好,給杜同山的面子,同時也算是彰顯一下自己作為幕后大老板的權利了。
上了車,擰鑰匙啟動,林濤緩緩的擰動把手,車子電機發出悶悶的“嗡嗡”聲后,車子開始緩緩啟動。
“走了走了!”有工人驚喜的叫著,仿佛這電動車啟動能走,是多么偉大的事情。
“看林總開的真穩!”有人不自覺的說道,這一刻,沒人覺得他拍馬屁,其實林濤開的的確很穩,很慢,大約就是比平常人步行時速略快一點的速度。
林濤大約也覺得這速度很慢,很快就加快了速度,從時速五公里到時速二十公里,只不過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電動三輪三設計的最大時速是四十八公里,不過林濤試到四十公里,便沒往后測試,他覺得這個還是可以加大的,但沒必要。在農村,有二十公里的速度就已經夠用了。
至少比小四輪快,方便。
隨后,林濤用了用倒車的功能,聽到熟悉的“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的聲音后,林濤笑了。
還真是懷念啊!
把車停回到了原處,林濤下來,習慣性的拔了鑰匙,扔給杜同山:“你這個技術主管也試試吧!車子性能不錯,平衡性很好,看來陳二東給設計的非常不錯,基本上不存在重量偏差的問題。對了,這個蓄電池充滿電一次能跑多遠?”
“理論上能跑六十公里。”杜同山說道:“實際上應該是少一些。畢竟不可能把動力全都用在跑路上,會損耗一些。”
“夠用了。”林濤笑著說道:“一天跑不了這么遠。對了,充滿一次需要多少度電?”
“大約十度左右吧。”杜同山說道:“咱們這是六十伏的電池,十度電。”
現在的十度電不過三毛多錢,也就是說充一次電不到五塊錢,能跑個五十公里左右,這算是非常的省錢了!
得知這個數據,林濤放心了。
至少如果讓現在的農戶去買這個三輪電動車,不會有太大的負擔了。
充一次電至少跑好幾天,卻只花不到五塊錢,劃得來!
而且還方便,不用費力搖拖拉機,不需要相當的駕駛技術,停放著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