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樣的情況,林濤并不是沒有設想過。
兩世為人,雖然沒有從過商,但四十年的生活閱歷,并不都是技術上的數據。人情冷暖,林濤還是知道的。
不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他會退縮嗎?
不可能。
所以,張宏遠的話他只是記得,記得這個老大哥在擔心他。
至于如何解決?
林濤所說的是真的。
努力,向前,走到別人只能仰望才能看到,已經無法伸手去拉的高度,那么就沒人能把他拉下來了。
睡了一覺,第二天起來,林濤直接去了電動三輪車廠。
羅朝陽雖然代廠長,但基本上都是在車間和直營店里呆著,廠長辦公室大部分時間都是林濤在用。林濤也半開玩笑的說道:“等這里穩定下來,我就把這里交給你。”
再次進來的時候,辦公桌上已經按照他的要求,放著一沓報表。
都是電動三輪車生產銷售方面的數據。
在杜同山的努力下,成本又下降了一些,大規模生產其中之一的好處,就是成本會被攤薄。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技術基本上已經成熟,不需要再支付額外的專利費用,所以隨著工人的熟練度上升,成本其實還可以再降。畢竟次品率會慢慢降低。
而銷售數據,看著就非常的喜人了。
看著賬面的數字,林濤有些疑惑,往財務打了個電話,問道:“這個現金這么多,是怎么回事?”
那邊的財務人員按照林濤所說的數據查了查,回答道:“是這樣的,林總,很多代理商、批發商過來購買電動三輪車的時候,是帶著現金的。因為咱們現在的電動三輪車供不應求,所以僅在九月預計出貨的近一萬臺電動三輪車里,就有差不多五千臺是預付款,也就是代理商直接把錢已經付給了咱們,等著取貨……”
林濤明白了,掛了電話,笑了。
原來搞黑胖兒瓜子、香妃葡萄干的時候,雖然也基本上是供不應求,訂單都排到了幾個月后,但像現在這樣,直接先把現金交了,生怕電動三輪車生產出來輪不到自己的,倒還是第一次。
這倒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現象。
廠子里現金流多了,林濤并沒有想著急著去還銀行買地的貸款。畢竟在這個年頭,大多數人還并不清楚,其實貸款賺錢才是最劃算的。
畢竟真正賺錢的行業,哪一方面不比銀行的利率要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