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回到家里,林國棟和林海都在看電視,李玉梅正在廚房里燒洗腳水。
看林濤回來,林國棟指了指桌子上的杯子說道:“喝了不少吧?那是你媽給你沖的蜂蜜水,溫度正好,喝吧!”
先前林濤也在老陳家院子里,不過回來的早。此刻見林濤回來,等他喝完蜂蜜水,坐下來后,林海就問道:“小濤,你給合作社的人說要種掙錢的東西,種啥?”
自家人當面,林濤不用瞞著,笑著說道:“種紅棗。”
“紅棗?”林國棟皺了皺眉頭,說道:“咱們北疆那玩意兒不好種啊!”
林濤笑著點頭,說道:“是不好種。咱們這邊天氣冷,棗樹不好過冬。不過有辦法。”
林濤記得很清楚,自家的菜園子里,上一世的明年,就會種上兩棵棗樹。苗子還是林國棟從老家背回來的。每年都結不少的紅棗,但因為北疆冬天天氣冷,棗樹必須要壓住,不然的話樹雖然不會死,但就不結東西了。
每年壓棗樹都是個麻煩的活。因為棗樹有刺,而且越長越大,后世的時候,棗樹長到十幾公分粗,家里就老爸老媽在,壓一棵棗樹,需要老爸花費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壓,是要先把樹上段綁上繩子,拉彎,然后用水泥板把主干壓住,再用包谷桿子把整個棗樹的枝干蓋住,上面再覆一層土。
后來天氣變暖,冬天沒那么冷了,只需要壓下來蓋上一層厚厚的草就行。結果有一年寒流,特別冷,一株棗樹就給凍死了。
所以林國棟才會質疑。
林濤笑著解釋道:“有辦法的。不讓棗樹長大——就去南疆苗圃里買三五年生的棗樹苗子,當年能結棗的那種,在地里犁出一道深溝來,把棗樹苗栽下去,當年就結棗,一株不要多,結個一兩公斤干棗就行。一畝地怎么也得收個三五百公斤,按現在的價格,就算最便宜,一公斤紅棗十塊,也比現在的地里掙錢多了!”
“那秋天小棗樹怎么辦?”林國棟大致已經明白了,林海對棗樹沒什么印象,問道。
“收了棗后,往溝里灑一層苞米桿子,然后把棗樹兩邊的土往中間一蓋,直接把棗樹蓋好,來年一掀就行了。就是到時費點人工,不過棗子的價格上來了,這點人工不算啥!”
林海一下子就來了勁:“那咱們家里的地是不是也能這么種?”
“當然行了。”林濤笑著說道:“我準備等棉花桿子打掉了,就請省農科院的專家來一趟,看看咱們這里的地,種紅棗缺啥肥,然后專門買這種化肥,這樣以來紅棗就不愁不結了!”
林國棟想的遠,繼續問道:“那紅棗的銷售問題……”
林濤這方面自然也是考慮到了,他說道:“我的那個香妃葡萄干加工廠現在不光加工葡萄干,還包括哈密瓜干、巴旦木,主要經營的就是西疆的特產。其實以前就想著要把紅棗也搞出來,不過南面的紅棗價格太高,棗園子里買還要幾十塊一公斤,甚至大的上百,所以我干脆想著咱們自己這邊種起來算了,省的受制于人!只要合作社的一種出來,豐收了,那么跟風的肯定多,到時貨源就有了。”
林濤這么說,林國棟和林海自然明白。林濤不會主動去宣傳,但合作社里會自己種。種出來,賣上錢了,那大家肯定會跟著一起種,到時紅棗的產量大了,多數人并不知道哪里去賣,那香妃葡萄干加工廠,也就直接可以變成紅棗加工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