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程杰兩兄弟是開著皮卡車來的。
這年頭能開個皮卡車,家里也算是有錢人了。
兄弟兩個的錢其實也是去年種棉花掙來的。或者說,再往前一年,當他們聽說了林濤賣棉花掙了一百多萬的時候,哥哥程天就已經關注上了林濤。
程杰和林濤是同屆初中同學,對林濤有印象,不過林濤當時在學校表現的只是一般的優秀,或者說就是讀書好的那種,沒有其他特長。
但大學一畢業,就這么驚艷,程杰把這個當成了八卦講給了程天,程天就關注上了林濤,隨后發現林濤接下來的動作順風順水,一打聽,他還帶富了村里的其他人,程天立刻就上了心。
去年林濤的合作社主要種了棉花和打瓜。打瓜掙不了多少錢,程天一咬牙,狠心把承包的兩百畝地全種了棉花。等秋天,棉花價格下來的時候,程天對林濤的關注就更高了。大家都在等著棉花繼續漲,但林濤那邊快快的賣掉了,程天也決定把棉花賣掉。
家里人都不同意,但程天已經能夠做主了,力挺賣了棉花,掙了一大筆。隨后就買了一輛皮卡車。
有了這么一件事情,程天對林濤以及合作社就更為關注了。
種棗的事情其實去年就已經傳開了。但大家都不認同。不過程天卻覺得既然林濤這么做了,肯定有道理。
只是這種棗的投入比較大,所以程天專程開車帶著程杰過來看看。
和兄弟倆一樣心思的人其實不少。
林濤在四里八鄉的名聲已經傳開,大家都知道他對于未來種啥的預測非常的準,所以跟風的不少。
只是棗樹苗子不好搞,所以一些人才沒動手。
地頭已經圍了好幾百人,合作社的人卻已經沒空管那么了。拖拉機已經到位,苗子也已經拿到手里了,就等林濤發話了。
“哥,你照前開,犁溝,小東,你跟在我哥后面,動作要快,距離要準,一米一個坑!”林濤抱著一抱棗苗說道:“一定要把坑挖到溝底,但不能太深,咱們施的農家肥層不厚,你挖的太深底下沒肥,到時不好結果!”
看林海和黃小東都準備好了,林濤立刻說道:“好了,開工吧!”
林海一馬當先,大馬力拖拉機發動機的轟鳴聲中,特制的犁子直接將地面犁出一個深半米多的溝來,然后黃小東跟上,旋出一個個三十公分的坑來,后面林濤抱著棗苗做示范,他直接把棗苗放進坑里,根本不用鐵锨,手扶著棗苗,腳下動幾下,把周邊的土直接填進了坑里,剛好把棗苗根部埋住,然后用力踩兩下,換下一個坑。
林濤的動作很簡單,合作社的人早就知道方法,現在林濤又演示了一遍,于是很快就跟上了。
干活的當然不止合作社這些人,后面還有雇傭來的村里的人和打短工的,等拖拉機挖的坑多了,其他人也都跟了上來。
動作很快,不一會兒,二十畝地就都種上了棗苗。因為都在溝里,一眼望上去,非常整齊。不過棗苗不高,看著有些弱小。
一塊地種完,拖拉機往下一塊地的時候,上游的水渠里已經開始往下放水——盧鵬早就和村子里管水的人說好了,合作社的水晚一點澆。因為有上游水庫存在,所以澆水相對比較自由,澆水是專人負責,這水不能澆太多,但又要把根部澆透,好在溝里過水比較容易,只要把溝底打上壩,存水是比較方便的。
看著很簡單,周圍圍觀的人只幾分鐘就明白過來,有些人看完就散去了,畢竟都有自己的活,有些人則繼續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