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瑾有些不知所措,理智告訴她,需要保密,但對于這個女孩,崔瑾仿佛天生矮一截,她猶豫了一下,說道:“不能說……我得替客戶保密。”
林濤心底里暗暗為女孩的堅持點了個贊,然后說道:“好了,這一條我已經通過。如果你愿意的話,按當前的行情,我需要給你支付一條廣告語費用。鑒于我們是口頭協定,只這一條廣告,我支付給你五千元,怎么樣,同意嗎?”
林濤給的價格不高。
他非常喜歡這條廣告語,覺得這也符合路豐電動三輪車的特點。
林濤記得,某墻面漆廣告,進行了征集大賽,好像頭條是十萬元。當時廣告很簡單,漆,漆彩人生。七個字,一個字一萬多。
不過這廣告語的征集原本就是在打廣告,所以貴一點很正常。就比如某湖冬捕頭魚競拍。說實話,一條魚多少錢?就算再重,也不過按公斤稱一公斤十幾而已。普通老百姓家里還不愿意吃這么大的魚——不好做。
只是廣告效應而已。不然一條野生草魚或鯉魚賣幾十萬,瘋了?
現在是口頭上談出來的言行語,所以林濤出五千,算是不低了。
林濤的意思,如果崔瑾下面的廣告劇本如果還能讓他眼前一亮的話,那他不介意再給多一些。
畢竟是要在央視里露頭的廣告,給少了,實在也不符合產品的定位不是?
崔瑾直接就愣了,隨后下意識就要推辭:“多了……”
林濤笑著說道:“也就一臺半電動車的價錢。說實話,這廣告語我可不僅要用在電視上,還要在實體廣告牌上用到,所以不多。好了,下一個劇本,你有什么看法?”
崔瑾其實剛才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不過被同學打斷了,現在見林濤同意了自己的第一條,膽氣壯了起來,也不顧同學在旁邊,說道:“我是這樣想的。情景設計是兩個農民相遇,一個開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騎著自行車,兩個人車里都有東西,騎自行車的那個騎不動了,推著車,然后騎電動三輪車的就問:‘老丁……’”
說到這里的時候,崔瑾還故意變粗了嗓子,有點兒形象的比方著:“……老丁,怎么著?自行車壞了?”
那個老丁就唉聲嘆氣的說道:“老李啊,這自行車駝東西太費勁啊!還是你那電動三輪車攢勁!”
“這個時候老李就得意的說:‘那是!路豐電動三輪車,方便省錢不加油,騎一公里合不到一毛錢,駝上兩三百斤的東西照樣跑得飛快,是個人都能騎,別提多方便了’!”
說完,她抬頭望著林濤:“你看,這樣行不行?”
林濤想了想,說道:“細節上還需要再琢磨一下,不過創意上不錯!”然后他豎起了大拇指:“你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