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卻不同意。
兩世為人,活了六十多年,林濤見識過、聽過無數離奇的不符合常理的車禍現場。他記得很清楚,就在前兩年,迪化附近發生一起車禍,大貨車相撞,旁邊兩百米的地方有人圍觀看著,被飛速旋轉飛過來的輪轂外殼削掉了腦袋,而后世在網絡視頻上看到高速公路上那不少被飛來石頭、鐵塊擊穿擋風玻璃打傷的人事情很多。
數不過來。
無妄之災,誰也不想承受,但如果不小心,那說不定就搞到了自己的頭上。
許平還是堅持,他想了想,說道:“既然這樣,那么咱們把距離放遠到四十米,不用這盾,行了吧?”
林濤擺手說道:“還是用上吧!不信你問問兩位專業人員,需要不需要。意外的情況咱們都不好說。再說了,你該不會不相信攝像大哥的技術吧?”
林濤這么一說,兩邊的兩位專業人員都認為加盾是應該的。而攝像大哥也笑著說道:“許導,這距離剛好。加盾就加盾吧,咱們還是小心為好!”
既然大家都這么說了,許平盡管心里很不舒服,也就沒再堅持,不過他說了一句:“如果這一輛車用盾,拍攝效果不好的話,下一輛無論如何也不用盾!”
林濤不置可否,他是為大家的安全著想,他可不想在自己的地盤上拍攝可能引發事故的碰撞實驗,結果拍出事故來。
這方面,任何小心都不為過!
各項準備都已經做充分,現在既然大家都沒問題了,那邊卡著改裝車的技術人員聽到指令,便放開了控制,啟動改裝車,由它逐漸加速,越來越快的沖向了事先準備好的水泥厚墻壁!
看著改裝車越來越快的速度,許平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問道:“這改裝電動車時速能達到多少?”
林濤對于這些數據記得還是很清楚的,他說道:“原本電動三輪車的速度最大是五十公里每小時。不過我們在設計上進行了一些限制,通常能達到四十公里左右就不好往上了。這改裝車去掉了限制,又加裝了蓄電池,對電機進行了改進,盡管外面加了幾十公斤的外殼,但速度最大還是能達到八十公里每小時。”
“夠快的啊!”許平繼續說道:“那么普通人能進行這樣的改裝嗎?”
林濤搖了搖頭,說道:“不能。這需要一定的電工和機電知識。不過并不是很難,只要知道原理,專業技校出來的人多上手幾次,就能改裝!”
其實真的不難。至少林濤是這么認為的。想想后世做電動車的大拿特斯拉是怎么讓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增強的?就是多加了一些電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