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給許平打了個電話,感謝他在節目里如此的推崇路豐電動車。
許平卻說道:“林總,其實一開始我對你是有成見的。我覺得你搞這個方案,雖然明面上是為了電動車存在的隱患和大家的安全,私底下還是為了你的電動車做廣告,所以一開始我過去的時候,心里還是有點抵觸的。不過當我從你們廠子里出來,到這邊電動車保有量多的城市里進行現場拍攝的時候,我才知道,你的這個方案做的有多么及時!你是不知道,當時看著那血淋淋的場面,我的心里真是又慚愧又自豪。慚愧的是我不能把所有的電動車的負面影響都展現出來,自豪的是至少我這期節目拍出來,能夠讓許多人警醒,能夠讓有關部門開始嚴查,這就夠了!據我所知,相關部門已經在東部地區開始對電動車生產廠商以及市面上的電動車排查,對不符合規定的,一律進行整改,這樣以來,至少能少發生一些事故吧!”
林濤對于央視的影響力還是有認知的。節目在央視順利播出,那就意味著媒體力量、公眾以及有關部門共同對改裝電動車、違規電動車宣戰,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種變化會持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不可能要求這種影響一直存在,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國家對于電動車的法規和地方的管理力度肯定也會增加,至少會減少相當多的違章和車禍發生,這也算是自己盡了一份力了吧。
其實許平的話也沒說完,在車禍的現場,他看多了那些電動自行車外表華麗,極盡所能,但真的和汽車相撞,瞬間就四分五裂,相比較路豐電動車,感覺就像是紙糊的一樣。至少路豐電動車在碰撞后雖然改裝外殼碎掉了,但大框架卻只是變形,看得出來,用料是非常實在的。
許平也不可能就直接相信路豐廠的電動車都這樣,但他轉過路豐電動車廠的車間,對于那標準化的材料,盡管是外行也能看得出來,至少用料方面不會以次充好、偷工減料。
這說明,至少在產品質量方面,路豐是過得硬的。林濤敢于在這個時候自揭行業之短,是有那份底氣的。
這也是許平為什么會在節目里大膽的直接說出路豐電動車廠好的原因之一——如果單憑林濤救他的那份感激,還不能完全到這份上。
和許平約好有機會去京城會找他后,林濤掛了電話。
想了想,也該是正當時了,林濤給羅朝陽打了個電話,說道:“迪化那邊的布置,可以進行了!”
迪化質量技術監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等部門幾乎在同時接到電話,昨天電視里播放的改裝電動車,在迪化有一個大型的生產基地,已經改裝生產加工了數千輛電動車,并假冒路豐電動車的牌子準備外銷其他省份!
只是一個電話,一下子讓這些單位立刻變得忙碌起來!
昨天《今日說法》新聞一播出來,這些單位今天分別接到了一些電話,有些是打假的,有些則是以前同事關于電動車在西疆數量龐大不同影響的。
要說,因為林濤的原因,電動車在西疆的保有量提前大增,特別是電動三輪車,已經成了城鄉居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這時候雖然有電動車的標準,卻沒有強制上牌的規定,就跟前二十年,雖然自行車有上牌的要求,但并不強制,檢查也不嚴,所以比較寬松。
但這節目一出來,相關領導立刻就聞出味來,知道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所以立刻提前布置起來。不說禁行電動車、電動三輪車,而是加大管理力度。看過節目的人都清楚,這事就是央視的節目組和西疆的路豐廠合伙搞出來的,路豐廠在節目里大出風頭,這也是西疆的驕傲。這種事情在西疆歷史上可不多見,保護自家的驕傲還來不及呢,誰會去壓制?
再說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西疆地域遼闊,特別是農村,讓家家戶戶都有拖拉機不現實,有汽車就更扯蛋了。反倒是這電動三輪車非常的方便,實用性極強。這種東西,禁得了嗎?
怎么說也得考慮一下老百姓的民意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