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知道其實就算再貴個幾塊錢,自己還是有得賺,所以對于盧鵬的話壓根不挑,笑著說道:“沒問題!”
原本在地頭上堆得如山的棗筐很快就下去一大截。一上午,來了四輛大貨車過來裝棗的。如果不是今天來摘棗的人多,摘下來的棗根本不夠。
好在有現錢賺,棗子又壓秤,所以來摘棗的人積極性也很高,從地頭看過去,原本滿眼都是紅彤彤的棗子,現在大片的只剩下了青色的棗葉,偶爾有一兩個棗子點綴其間。
送走了一輛貨車,盧鵬坐在太陽傘下喘了口氣,自言自語道:“還好老子換了個大包,不然這錢還真不好裝!”
“說啥呢?”他的話音剛落,就聽到不遠處有人接話,盧鵬一扭頭,看到林濤戴著草帽騎著電動三輪車過來,一股子飯菜的香氣傳了過來。
“這是飯好了?”剛才還不覺得,現在聞到飯菜的味道,盧鵬一下子感覺到餓了,立刻站起來走過去,問道:“啥飯,這么香?”
“地頭吃飯,還能有啥?饅頭、菜、西瓜,羊肉湯。”林濤從電動車的車廂里取出一塊長方形木板,橫擔在了車廂上,然后把飯菜放上去。
盧鵬走過去,沒看飯菜,點了點那塊板子說道:“不得不說,你那個廠子里搞的這個設計還是很人性化的。這三輪車本來重量就輕,人坐在側面容易側翻,站起來又沒地方扶,加上這塊板子,往中間一坐,方便!”
那塊板子其實就是木板上釘上一層包了人造革的薄海棉,但是真的方便不少。
林濤笑笑:“做這東西,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來。想讓大家買,就得讓大家覺得產品好,現在做電動三輪車的廠子不少,產品不好,怎么賣得出去?”
這個設計也不是一開始就有了,是后來加的。自路豐電動三輪車在央視做廣告后,不僅帶火了路豐電動車在內地的熱銷,同樣也讓很多生產電動車的廠子看到了市場的期望,紛紛轉而生產電動三輪車。雖然路豐廠已經在內地建了兩個分廠,但現在才投產,市場的占有率并不高。
羅朝陽讓林濤給支個招,以避免市場被擠占,林濤想起了后世電動三輪車和現在的區別,就想到了那個木板,羅朝陽這邊將信將疑的開始生產加裝,并把這一條告訴了內地的分廠。內地分廠立刻著手生產,同樣的價格,多了一塊板子,但用戶卻非常的買賬,當月銷量就漲了兩成,訂單也多了起來。雖然其他的電動三輪車很快就開始仿制,但后發可不一定制于人,而且分廠的兩個負責人也有了一致的策略,把這板子生產的足夠多了才一下子投入市場,這樣以來,市場占有率一下子就提升起來。
林濤剛把飯菜都打開,還沒來得及喊人,又一輛大貨車開了過來,塵土飛起,他急忙把飯菜蓋好,等車停下來,塵土散去才再次打開。
“今天幾輛了?”林濤看了看手機,現在中午兩點。
“第五輛。”盧鵬扭頭看了看堆的不太高的棗筐,笑著說道:“看今天的樣子,能出五十噸棗!咱們這便宜棗啊,這回是出了名了!”
“便宜也有好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