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沒有更詳細的解釋,李工三人也不好再問,畢竟人家是大老板,主持勘察的李工都沒意外,兩個小助手就是再有意見也沒轍。
林濤帶著三個人把自己定的三個點都看了看,這里和最開始挖出水的地方區別不大,都是石縫出水,不過出水量有大有小,這些水都匯聚在一起,形成小河,流往山下。
“這三個地方理論上講都是在含水層,應該都可以出水,但水量大小的確不好保證。”李工看了三個地方,掏出錘子敲了敲石縫邊的石頭,又看了看石層,然后說道:“從外在表現上看,這三個地方都不如先前我們選的地方。不過如果林總你執意在這里開挖勘察,那也沒問題。畢竟山里的確是要冷的快,這工程想要在下雪前完工,也必須多點開工。另外,我在另外一條山谷里也選了兩個點,可以一并進行。”
林濤點點頭,說道:“沒問題。這是我提出來的,多出來的工程預算我來解決。”
和林濤預先想的不一樣,并沒有太多的爭執,他也不需要強制的去進行這樣的活動,出乎意料,但結局倒是不錯。
然后就是直接找施工隊。
因為要追加預算,施工隊自然沒不同意的道理,施工很快就開始了。
畢竟只是勘察,所以開的口子并不大,第一條石縫,在意料之中,出水量不大,甚至還不如池子里的水多。
林濤倒也不失望,指揮著施工隊繼續。
施工隊的負責人也不急,畢竟這是大老板給的任務,又愿意多出錢,閑著也是閑著,憑啥不干啊。
李工和兩個助手就在邊上看著,小聲的討論著什么。
林濤的耳朵比較靈,聽得出來是在討論比較專業的問題,比如石層啊,含水層啊什么的。
不過他也不在意,在第一個石縫周圍又仔細看了看,然后才讓去第二層石縫。
第二個石縫位置相對比較寬敞一些,施工隊員一看,這里比較好操作,立刻就開始工作起來。
其實這個勘察,說起來是比較粗糙的。就是把這條石縫口子開大一些,看是不是石縫里面有石頭堵住了水口,地下水層的水位是不是比較低,容易出水。
當然,李工他們的勘察不是這么簡單,每開個口子,還要分析地形、石層、斷面、結構等等。
林濤是不用的。他心里清楚水口在哪里比較好,所以才采取這么蠻干的方式。
他是老板,也沒人說他。
或許心里會說他人傻錢多,不過林濤并不在乎。他好不容易才有空閑時間給家里辦點實事,如果這事再因為水口的事情耽誤一冬天,那不急死?
于是,工人們在挖著,林濤仍然在四周觀察著,以期用挖開的地形和記憶里的印象做比較。
石縫被開出一個深兩米的口子,寬也達到了三米多,但最深的地方,水流只是比剛才大了一倍左右,雖然比上一條石縫的水量大一些,但距離理想的狀態還差的遠。
施工隊員們習慣性的收拾起工具,準備往下一條石縫那里走。
按剛才的經驗,挖到這個程度,水沒出來,差不多就不是到含水層了。至少剛才那條石縫,林濤是還沒到這個深度就喊了停,觀察了一下放棄的。
隊員們便覺得,現在這樣,應該是往下一站繼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