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余點點頭,“比賽的事是他告訴我的,他還給我推薦了學校,是有人辦了專門的培訓學校的,學費有點貴,但我還是去了,系統學了才覺得受益匪淺。”
其實在決定走比賽這條路之前,她自己就鉆研了很多咖啡方面的知識,從咖啡發展的歷史,到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咖啡在風味上有什么不同,她都盡自己可能去嘗試過。
“后來要參加比賽,就請了教練團隊,每天不停地練習,還要去挑豆子,各種豆子都會去嘗試,拼配出覺得最好的一個方子,用什么樣的咖啡豆,用多少克,悶蒸多久,萃取比例是多少,就連用什么奶,甚至什么機器,我們都盡量貼著比賽標準去做。”
祝余想起那幾年參加比賽的心路歷程,感慨說“像是跑了一場持續幾年的世界馬拉松,從找豆子開始,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她需要深入理解業內最前沿的比賽技術,還有層出不窮的新產區、新豆種與新莊園的信息,還要日復一日地大量練習,以保證最佳的手感。
想要成為頂尖選手,站到業界巔峰賽事的比賽臺上,需要有最頂尖的技術,最名貴的豆子,最精細的磨豆機
“花了起碼一百萬。”祝余淡淡地說道,豎起一根手指,“那個時候我媽問我要錢,我說我沒有,她說你都上班了怎么可能沒有,一定是翅膀硬了,我跟她說我要參加比賽,已經花了一百萬,還要繼續花下去,她罵我腦子有病。”
說完聳聳肩,池鶴看著她臉上毫無芥蒂的表情,笑著嘆了口氣“好在結果是好的。”
祝余笑著點點頭,跑去把自己的獎杯拿下來,遞給他看。
“我是屬于特別幸運的,第一次參加這個比賽就進了國內總決賽十六強,第一年再參加,就入圍世界賽了。”
當時她才一十四歲,一十四歲的世界咖啡師大賽季軍,無論放在哪個國家,都可以被稱贊一句天賦異稟。
這絕不是只有不斷練習和使用最好的豆子、機器就能達到的成績,需要天賦。
如果沒有1的天賦,哪怕付出了99的汗水,也可能只是達到一個相對較高的高度,甚至一不小心就功虧一簣。
池鶴感慨,真是年紀越大,越覺得天賦的重要。
他把玩了一會兒祝余的獎杯,還給她之后,笑著調侃道“總算一百多萬沒白花。”
祝余歪了一下頭,笑得有點揶揄“只要不是給我媽,對吧”
池鶴聳聳肩,意思是你知道就好。
祝余說完了自己,開始說關夏禾和聞度。
聞度沒什么好說的,他的人生幾乎算得上一帆風順,大學的時候出了第一本繪本,然后接著是第一本第三本,畢業后回來繼承家里的一手書店。
“聞叔叔身體還好吧”池鶴問道。
祝余表情一頓,露出點遺憾之色,壓低聲音道“聞叔叔在前年出了場車禍,住了好久的院,人還是沒了。”
池鶴一愣,瞬間啞然,他沒有想到會是這么個情況。
一種物是人非的滄桑感隨即向他涌來。
他忽然說了句“要不是那天我突然進了這個門你們再聽說我,會不會是我的葬禮”
“呸呸呸童言無忌”祝余聞言大驚,逼著他改口,“重新說,這太不吉利了”
啊,做了老板的祝小魚同學,現在凡事也很講意頭了。
“好好好,重新說。”池鶴無奈地點點頭,“我說錯了,我長命百歲,祝小魚也長命百歲。”
“這還差不多。”祝余嘀咕,又提醒他,“見了聞度你別問他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