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龔淑珍在青山村兒一戰成名
其實說老實話,他們這邊兒的民風還是挺彪悍的,大家可能會鄙視那種窩窩囊囊,有了事兒也支支吾吾不敢說的人,但是對于敢真刀真槍的維護自己利益的人,大家倒還真是不討厭的。
因為他們這邊兒自古環境就太惡劣了,就像人們常說的窮山惡水出刁民,你要是不刁不厲害一點兒,是沒法兒在這種地方兒生存下去的,古代時候還講皇權不下縣呢,更別提他們這兒是與世隔絕的山村了。
像是那種說吃虧是福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力量直面強權只能被迫妥協,然后還要用這種話語來安慰自己好讓自己心里頭好過點兒,但其實吃虧是福,不就是忍一忍就過去了的另一種說法嗎,自欺欺人罷了,實際上誰愿意吃虧呀,沒有人是愿意吃虧的。
所以單就今天的這個事兒來講,眾人對于龔淑珍的行為不能說是認可,只能說不算是她的錯。
當下大嬸子小媳婦兒們就開始拽蘆葦的拽蘆葦,搓麻繩兒的搓麻繩兒,找桿子的找桿子,反正是想盡一切辦法先給蘇大珍撈了上來。
但是等蘇大珍好不容易回了岸上,人都已經是迷迷糊糊的沒什么知覺了,大家又趕緊給蘇大珍扶回了家。
村兒里發生了這么大的事兒,大冬天的竟然有人被踹進了大河里,大隊長王大力肯定是得來一趟的,跟大隊長王大力前后腳兒到蘇老大家的,還有背著藥匣子的衛生所張老頭兒。
不過大隊長王大力到了之后,就給蘇老大家的大門兒一關
“都各回各家的嗷,沒事兒別在外頭瞎溜達不嫌冷啊你們,這什么天兒呢這是”
這下子,外頭的一圈兒圍觀群眾們可是啥也看不著了,大家紛紛的開始散去,蘇穎也只能帶著三個弟弟,抱著沒洗完的臟衣裳,先暫時往家走了。
可蘇穎剛回到家沒多大會兒,就又讓人給叫走了,說是大隊長找她了解情況,于是蘇穎只能冒著呼呼吹的東北風兒,趕緊“顛顛兒”的往她大伯家折返。
等進了她大伯家的門兒之后,蘇穎才發現,原來之前跟她們小姐弟幾個在一塊兒洗衣裳聊閑天兒的李大嬸兒等人,這會兒全都已經到了。
之后大隊長王大力問話,眾人就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該咋說咋說,到交代完事情以后,時間都到了中午飯點兒了,大家就都快步的離開了。
其中蘇穎溜得是最快的,她實在是不想在她大伯家里頭多待,晦氣。
當天下午,蘇穎姐弟幾個又接著回到了大河邊兒上,把上午沒洗完的臟衣裳都趕緊洗干凈了,然后就早早的回了家,不過幾人是在回家的半路上,就得知了蘇大珍這事兒的處理結果。
雖然這件事兒大隊長王大力是關起門兒來解決的,但是有李大嬸兒這個耳報神在呀,李大嬸兒只要是趴在自家的墻頭兒上頭,就能給蘇大伯家院子里的事兒聽得是真真兒的。
李大嬸兒可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宣揚蘇大媽家的糟心事兒呢,等到了晚飯前后,幾乎全村兒的人就都知道了,說是蘇大珍發高燒昏迷不醒,但是龔淑珍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大隊長王大力判定龔淑珍是正當防衛。
對于這個結果吧,大家的心里就都有一個想法
就這個事兒它沒有完
但是肯定得先等蘇大珍恢復恢復的,現在針鋒相對的倆選手屬于二缺一,這戲就唱不起來。不過就反正大冬天的,大家窩在家里頭也沒啥事兒可干,人民群眾表示,大家都等得起
這未出嫁的小姑子和剛進門兒的新嫂子,同住在一個屋檐兒底下,還出了這么一個事兒,蘇老大家可有的是大戲可看了。
可對于蘇穎小姐弟幾個來說,目前他們心里最重要的事兒,可不是看蘇大伯家的熱鬧,而是期待明天即將來到家里的新成員汪小五和汪小六哦不,現在應該改名兒叫蘇小五和蘇小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