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琦要試鏡的劇叫做情劍天下。
劇本似乎是個大雜燴。
既有朝廷昏君,又有江湖武俠。
但內核其實偏向傳統。
講的是昏君奸妃當道,百姓民不聊生,此時出現了一個武林組織。
組織里收養了一批小孩,類似清朝白蓮教那種,但朝代沒有設置成清朝,昏君更類似楊廣。
組織里其中一個小孩是前太子的遺孤。
她要試鏡的女三號則是前太子身邊忠心大臣的女兒,跟前太子兒子青梅竹馬。
兩人境遇相同,便誓要殺了昏君給親人報仇。
但太子遺孤在臥底探查情報的過程中愛上了女主。
女主是大臣之女,一開始愛的是男二昏君的第三子。
女主為了男二,設局活捉太子遺孤,也就是男主。
女三為救男主喪命。
叢琦試鏡的這個角色戲份非常少,出場就是打戲。
劇本沒有特意刻畫她對太子遺孤的感情,兩人的幾場戲都是謀劃如何刺殺昏君。
在劇本里這個角色其實比較扁平,沒有太多著墨。
大部分配角的待遇都是如此。
不過叢琦覺得她應該對太子遺孤是有情愫的,那些留白之處給了她很多想象的空間。
可惜完整的劇本叢琦看不到。
她只看到了大綱,寵妃的一兩段戲、女三這部分。
是以她不清楚寵妃和女三死后故事怎么發展的。
她倒是好奇問過酈慧心。
但酈慧心說劇組一般不會給完整劇本,只會給試戲的一兩段。
叢琦兩次能看到角色的劇情是因為要試的角色本身戲份就不多,所以捋出來的幾段幾乎就是這個角色的全部了。
等進了組,也不一定看到結局。
因為很多劇組在拍攝過程中可能存在劇本沒搞好的情況。
對此,叢琦無言以對
她的心情就像追口袋書翻到最后一頁時看到作者說下部敬請期待一樣,有點操蛋
“不過也不一定,可能男女主手里有完整劇本。”
叢琦“噢。”
到了試鏡地點,如酈慧心所擔心的那樣,叢琦確實遭遇到了外貌上的質疑。
導演只是瞟她一眼便覺得她更適合女二號寵妃。
當叢琦說自己要試女三號時,導演、副導都搖頭說不合適。
是叢琦再三堅持,對方才答應讓她試一段戲。
叢琦選擇試的是女三號萬箭穿心,死前那場戲。
其實這場戲她臺詞很少,跟太子遺孤短敘兩句,最后喊了聲“快走”
與她搭戲的不是飾演男主的演員,而是一名副導。
前面對白叢琦是按照劇本來的,唯有喊完“快走”后,在察覺有箭射向太子遺孤,她飛身擋住而后從半空落下時回眸深深的看了太子遺孤一眼。
當然,現場試戲沒有威亞,只能通過想象用動作表達。
一開始導演覺得戲不突兀,但臺詞綿軟了點,總體來說表演比較平。
他還是傾向于讓叢琦試一試女二的戲。
自覺女二號很適合叢琦,應該屬于她的舒適區。
然而到了最后回眸那一眼,導演眼前一亮,激動得猛一下拍打大腿。
“停”
他好奇問“你怎么會想到轉身看靳寒劇本里應該沒這段。”
叢琦也不怯場。
她知道,這個回答應該是決定她能不能拿下女三的關鍵。
她便把自己理解的女三描述出來。
“因為我覺得蕭念真除了報仇的信念,堅定追隨靳寒的原因除了他是前太子遺孤外,其實還有少女情愫。”
“否則,如果是單純為了報仇,她應該蟄伏起來等待時機對昏君一擊斃命。”
“因為她的功夫遠高于靳寒,靳寒在謀略上也并不比她強太多,她活下來比靳寒活著作用更大。可她卻舍命也要救他。如果說這是對主君的忠誠,我覺得也不可能,因為在前面的所有戲份里并沒有展示出她對靳寒存在尊卑之分,到她死之前,兩人身邊都沒有任何舊部出現,靳寒這個太子遺孤的身份前期并沒顯得很重要,兩人更像尋常的青梅竹馬。”
導演一開始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