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是剛剛被張欣罵過的年輕男人,實習助理,這個角色之前的演員由他負責對接,結果沒想到小孩突然生病,他經驗不足沒有其他演員備選,才被祝慈撿了漏。
張欣抽出薄薄一張紙遞給了祝慈,她說“你要演的是劇里一個大官的女兒,就一場戲,你爹被貶回鄉,因為沒有路費,把你給賣了,需要哭得慘一點,臺詞都標注出來了。”
祝慈看著這張“劇本”,官員名叫曾秉正,女兒叫曾元娘,整篇只有幾句對話,而她的詞確實簡單,基本是不停地喊爹爹,夾雜一句“娘救我”,不過有些東西劇本上沒有寫。
她沉思幾分鐘,抬頭問道“戲里的爹以前對他的女兒好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張欣想了一下,說“我們這部劇主要都是朝堂戲,對他們和家人的相處著墨不多。只能說曾秉正是一個有名的清官,他的職務是巡查百官,抓他們的錯處向皇帝打小報告,最后因為直言不諱惹了皇帝的厭惡,才被貶。”
祝慈還想再問什么,片場已經到了。
一下車,張欣就展現了她風風火火的一面。歷史大劇需要的群演數量是巨大的,好幾個工作人員一看到她就上前匯報工作,張欣只好讓助理帶他們去化妝間。
化妝間設置在一間大殿里,一路上到處都是機器和各種線路,非常雜亂。演員們卷起戲服,坐在小馬扎上吃盒飯,飯菜味和衣服上的汗臭味混合,沖擊感十分強烈。
祝慈一家人第一次來片場,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到什么都好奇。
進了化妝間,有五六個化妝師正在忙碌,助理把祝慈托付給其中一位,囑咐好待會兒過來接她之后,就離開了。
化妝師姐姐看著二十來歲,年紀不大,把祝慈摁在鏡子前,查找了一下通告單,很快便開始著手做發型。
“小朋友第一次拍戲嗎,以前沒見過你。”化妝師閑聊著,手上的動作卻不見慢,一雙手上下翻飛,很快扎出兩根簡單的辮子。
祝慈羞澀地笑笑“是呀姐姐,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怕弄砸了。”
弄完了發型,化妝師捏捏她的臉蛋,輕輕拍粉,說“你這場是b組,王導人挺好說話的,就是慢工出細活,你要是沒開竅呀,他能給你磨到晚上。”
祝慈一聽這話,有點惴惴不安,畢竟是兩輩子頭一次正經拍戲。以前作為觀眾可以大肆評判,輪到自己演了,才知道入門也不是容易的。
“好了,年輕就是好,都不用怎么化。”化妝師又幫著祝慈換好衣服,一個怯生生的明朝小娘子出現了。
祝慈的眼睛長得極好,黑白分明,水潤透亮,哪怕穿著被貶后的簡陋布衣,也只會惹人憐愛。
“下午第二場的,集合了”助理過來喊人,祝慈顧不得緊張,連忙招呼爸媽跟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