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剛結束,祝慈還沒來得及打開手機,就被微博的工作人員攔住采訪。
她懵懵的,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你好祝慈,請問對初試的感想如何”負責采訪的小姐姐很熱情,溫柔地提醒她看鏡頭。
祝慈迅速反應過來,對著鏡頭的方向大方一笑,先自我介紹,然后認真說道“每一項用時都不太長,就是今年的文史常識題目比往年多了一倍,不過題目難度適中。”
“那你有沒有信心考上中藝呢”
祝慈抿了抿唇,覺得這是個陷阱問題,她說“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做到無愧于心就好,其他的交給考官定奪吧。”
另一邊,溫怡丹也在接受采訪,畢竟是被大眾眼熟的“國民閨女”,也是今年藝考的熱點人物。
兩人訂了同一家酒店,剛好結伴回去,祝慈回答完問題就在一邊等她。
這么一會功夫,來了好幾家媒體,都是想要采訪她的。他們對祝慈的態度都很熱切,這讓她有些疑惑。
打開手機,登上微博,一瞬間卡死。
祝慈手忙腳亂地重啟,折騰了好一會才點開自己的主頁,看著后臺的一排99,她嚇壞了,生怕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網暴。
搞明白發生了什么之后,她松了一口氣。
這個站姐真是來得及時,這一舉動成功把祝慈從本屆藝考生中拎了出來。本來她只是想等成績出來之后,在不引起觀眾反感的范圍內少量營銷,這下倒是省了力氣。
這波流量持續了幾天,也就下去了。
祝慈又陸續參加了北戲、上影的初試,這幾次那位站姐沒再出圖,看來也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
三所學校的初試題目難度都大差不差,祝慈心里估算了一下,進復試應該是十拿九穩,就沒有再回學校,而是留在當地等候通知。
中藝沒有讓考生們等候太久,一周后就發布了復試名單。
復試當天,聲樂和臺詞都是祝慈的強項,很快便順利通過。
形體這一項,她選擇展示兩年前學習的曲目醉瓊枝,一襲大紅舞衣,身段柔美頎長,比起舞蹈專業的學生也不差什么。
表演這一科與初試有很大差別,除了個人要完成老師提問的問題,還需要考生隨機抽簽組成五到七人的小組,自行分配角色,完成即興小品。
祝慈這一組抽到的場景是火車站,考生算上她自己一共有六個,剛好男女對半。
商定時間只有10分鐘左右,一個男生上來就想掌握主動權,他說話速度很快,機關槍一樣道“我們正好有三男三女,可以有兩對演情侶,一對演母子或者父女,這樣互動性很強,更有看點”
祝慈皺起眉頭,掃了一眼眾人的表情,有兩個女生看著很猶豫,又插不上話。
第一個男生還在滔滔不絕,祝慈抬手看看時間,打斷了他,說道“時間很緊張,這種方法需要完善具體信息,我們來不及的。我認為最好還是設定一個主事件,具體的人設我們可以圍繞事件自由發揮,如果有想要互相配合的同學,你們可以私下商量,怎么樣”
大家面面相覷,場面一下變得寂靜。
其實他們都認識祝慈,那個男生也是想先發制人,安排一個不會太出彩的角色給她,削弱她的競爭力。
祝慈看大家都不說話,輕笑一聲“復試的重要程度不用我多說,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不是乖乖仔,別人怎么說你就怎么演,與其上場之后變卦,不如先確定好主題,起碼我們的作品是有邏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