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放映期有一個月,但是票房快速增長的階段還是集中在頭幾天的假期。
看不見的她制作精良,好評如潮,從剛開始的不被看好逐漸成長為種子選手,顯然是一匹黑馬。
蛋糕就放在這里,演員們能吃多少各憑本事。
廖荃早在電影上映前就確定好了營銷方案。別看她在選劇本方面處處以祝慈的意見為主,那是因為信任她的眼光,畢竟是曾經帶出過頂流的金牌經紀人,其他方面的業務能力還是一等一的。
祝慈的團隊經過重重篩選和幾個月的磨合,已經非常專業。
攝影師一直在祝慈身邊跟拍,所以工作花絮和私人日常方面有很多物料,工作人員精心剪輯,提前制作了10條主題明確的vog,從首映開始,每天固定時間發出。
有被剪掉的演技高光、工作間隙與導演的專業討論、苦中作樂的可愛神態、學習時的認真刻苦
這些vog審美高級、剪輯流暢,還能從鏡頭中體會到工作人員對祝慈的喜歡,既宣傳了電影,又充分展現了祝慈本人的魅力,真實又鮮活。
除此之外,每一張破億單人海報的審美和圖技術都很高級,有著濃厚的故事感,和電影官微的海報遙相呼應。
工作室的積極營業不僅穩固了原本的粉絲,還吸引了不少影迷,轉化率驚人。
在電影口碑爆發的階段,廖荃的宣傳團隊趁機把祝慈的表演片段鋪設到了日流量活躍度高的各大平臺,給沒看過電影的路人也留下“這個女演員演技很棒”的印象。
電影熱度起來后,許多營銷號都想蹭口湯喝,一時間人物分析、劇情解讀、細節解析層出不窮。
“阿松聊電影慎入獨家解讀看不見的她你沒注意到的14個伏筆”
“毒舌大師從姜蕪到周忍冬,深度分析祝慈的演技變化。”
“鵝太子三刷啦祝慈真美,天生適合在大銀幕上發光發熱,林游這個導演這回可是打響了名頭,以后他的電影估計都會是好餅。”
當然也不乏靠攻擊祝慈和帶節奏挑撥粉絲獲取流量的。
“扒圈妲己說真的,祝慈算是資源咖吧,從她出道起哪一個角色都是別的小花夠不到的,多虧找了個好經紀人。這下好啦,人家有電影在手,以后你圈小花要被她踩在腳下永無出頭之日了。勸糊糊花們多去舔舔廖荃,說不定也能撿個漏,翻身吹演技呢。”
這樣惡意明顯的言論在看不見的她票房破10億后集中出現,要說背后沒推手誰也不信。
他們的目的一是抹除祝慈本人的優點,把她的成績全部歸功于經紀人;二是在同年齡層給祝慈樹敵,讓她站在其他女演員的對立面;三是破壞廖荃在糯米糍群體中的好感,讓她們內部分裂。
祝慈崛起的速度太快了,讓圈內同行膽寒,而且她還是一匹孤狼,跟誰都沒有深度捆綁,樹大招風,難免會被使絆子。
好在祝慈為人作風清正,沒有黑點,平時除了營銷業務能力強也不立其他人設,前幾部作品又積累下來不少好感度,這些言論剛一發出就被數量極多的正義路人駁斥
“笑死我了,廖荃那么厲害,怎么沒見以前的秦楚楚和韓牧演出什么有深度的作品”
“心懷叵測的挑貨,看劍”
“知道你嫉妒人家年紀輕輕有代表作了,你的心肝是不是還在混日子呀踩祝慈又不能給你背后的主子撕到好餅,省省力氣吧。”
“笑死,不過有句話你說對了,祝慈已經跳出你們的小圈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