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游和祝慈兩個電影新人交出了令投資商滿意的答卷,一下子變成了香餑餑。
如果說春和景明的爆火是不同因素組合下產生的巧合,那么看不見的她打出的漂亮翻身仗則讓資本真正把目光投向了祝慈,和她背后的巨大商機。
他們不在乎自己制作的劇品質如何,也沒有多么崇高的理想,對藝術更是一知半解,但只要能幫他們賺到錢,那這個演員就是值得拉攏的。
人間百味的拍攝還有一個月,祝慈在閉關,拒絕一切外出活動,苦的就是廖荃。
每天她都會收到不同飯局的邀請,多是各大制作公司的高層,或者有獨立組局能力的導演們。
好在現在她不用再做那個不停敬酒的角色,兩年前祝慈的承諾應驗了。
廖荃肩負著篩選新劇本的重任,每一場飯局都認真應對,可是總是不盡人意,十幾天下來難免疲憊。
跟靠譜的劇組合作過,她有些不適應現在圈內聊項目的流程。
有的制片人上來先大吹特吹,保證自己的劇是大i、大制作,已經被電視臺提前選定,可以給祝慈頂格片酬,結果一聊到劇本內容就卡殼,還強調如果祝慈不滿意大可以對人設做出改動。
有的公司高層把祝慈夸上了天,劇本梗概看著還可以,待遇什么的也都不錯,但是聊到后來才知道,他們想利用祝慈的人氣給自己旗下的男藝人抬轎。
還有的導演渾身透露出文青那股自命不凡的勁兒,想邀請祝慈出演他的文藝片女主,結果劇本無病呻吟、矯揉造作,投資才幾千萬,草臺班子無疑。
“唉,本來以為你這次表現這么好,會有源源不斷的好劇本找過來,看來是我想當然了,還得大浪淘沙。”廖荃撐著額頭,疲憊地對手機另一邊的祝慈說。
“能連著接到幾部靠譜的戲純屬運氣好,人不可能一直靠運氣持續下去,這種尋尋覓覓的情況才是常態。”祝慈邊對著鏡子打理自己的蓬松卷發,邊安慰挫敗的經紀人。
她的妝造比前期更加時髦了,有種那個年代的復古范,氣質也有了一點上位者的從容。現在拍的戲份進行到夫妻倆事業有成,在工作和生活上產生分歧的橋段,已經進入了全劇的尾聲。
“對了,你還有多久能回來計衛英導演要攢個局,怕是需要你親自去,我不能代勞。”廖荃想起什么,忙對她道。
祝慈跟張靈雅確定了一下自己的通告,“再有十天差不多了,月底肯定能結束,12月初我就回去。”
“那行,我去回復計導。”廖荃感嘆一聲,“還是這些老牌導演符合你的追求,小慈你可得好好表現,說不準就有大佬看上你的資質了呢。”
“好,你也別太焦慮,等我回去咱們一起挑。”祝慈笑著說。
其實祝慈在劇組也不能完全杜絕別的工作,有不少媒體會特意到她下榻的酒店,利用休息時間錄一些采訪。
祝慈除了要上網課、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復習這學期的知識,還要保持好的狀態工作,實在是有點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