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祝慈拽著韁繩,做出一副策馬疾馳的樣子,停在莊子大門口。
甘雅君迎上來,一板一眼地鄭重行禮,稱呼“主上”,隨后跟著祝慈大步進門,一路匯報童子軍們的訓練進度和表現。
院里的半大孩子都穿著統一的黑色短打,一見到她們便放下手中的伙計,站定大喊“見過主上”
祝慈一一向他們點頭示意,寬和又不失威嚴。
鏡頭跟在祝慈的后側,把這些孩子臉上的激動和濡慕盡數收錄。
因為有的小演員表情不到位,這個長鏡頭很難一次拍滿意,所以反復重來了幾遍。
接著便是祝慈在列好隊的所有少年兵面前宣布成立“飛鷹軍”,并處置有異心的叛徒和嘉獎成績突出的人。
“想必大家也記得你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你們每天享用的飯食、統一的棉布衣裳、所受的教導,都來之不易,才養出你們一身高壯的皮肉。”祝慈坐在高臺上方,氣息洪亮,眼神銳利,一一掃視過每個人的眼睛。
“這里是你們的家,既然有人不知感恩,想要讓這里不太平,那就還清了這些年的培養,回他的原籍去。”祝慈一招手,帶上來兩個捆得嚴嚴實實的孩子,當著眾人的面下了判令。
看到他們噤若寒蟬,祝慈又緩和了語氣說道“練了這么久,也該讓你們出去歷練歷練,在座各位都是飛鷹軍的后備力量,以后每月考核前四名,可以升做我的貼身侍衛,下月再根據新的排名輪換。”
甘雅君上前一步“還不叩謝主上”
眾人齊聲高喊“謝主上”
祝慈刻意在語調上做了改動,發表的演講很能調動底下人的情緒,簡而言之,就是有“煽動性”,有的小演員直接被她帶入戲,表情或憤恨,或感激,整場戲都活了起來。
不過,幾十小演員很難做到完全令行禁止,就像軍訓一樣,總會有出狀況的,這場戲拍了整整一天才算完。
接下來幾天,祝慈的戲份基本上是與門客的交鋒。
在外人看來,鐘邈能獲得跟燕王二子相同的待遇,已經是天大的榮耀,地位非同尋常,所以很多在鐘寅、鐘治那里碰壁的門客,都會選擇鐘邈作為他們的跳板。
他們并非真心來投,鐘邈卻沒有挑揀的底氣,她靠著識人的本事,言兩語拿捏住了這些人的軟肋,慢慢收服。
雖然不用在沙場上打打殺殺,但這些戲的難度一點都不比打戲小。
眼神、細微的面部表情、臺詞的斷句,都有深意,她必須深刻理解每一場對話背后的含義,才能把握準確表演的度。
對戲的前輩們演技同樣出眾,經驗比她更加豐富,祝慈不敢托大,每天都在研究人物心理,通感室的使用頻率也高起來。
高壓之下,祝慈自我感覺進步神速,帶著感悟再去讀之前讀過的書,竟然又有了新的見解。
工作時,時間總是溜得飛快,在祝慈閉關拍戲的時候,威尼斯電影節的相關消息陸續公布。
作為第一檔的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入圍歐大的電影在業內都備受矚目,又因為威尼斯電影節更注重電影本身的藝術性,它的承認相對來說地位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