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18年時看不見的她的一枝獨秀,今年的國慶檔堪稱神仙打架。
賀民導演沉寂三年后攜帶新作血鷹歸來,云煙的滑鐵盧讓他吸取了教訓,選擇回歸商業片的舒適圈,整部電影圍繞一場民國時期的暗殺行動展開,幾方博弈,家國情懷,節奏緊張刺激,廣受好評。
除此之外,還有大i熱血漫改真人電影十二宮,選角貼合原著,劇情改編不浮夸,是難得被大多數漫畫粉認可的良心之作,自帶熱度,票房走勢很可觀。
蝶夢有威尼斯銀獅獎和祝慈兩個金字招牌加持,迸發出了普通文藝片難得一見的觀影熱潮,與這兩部呈三足鼎立之勢,爭排片爭得難舍難分。
其余的電影也都頗有可取之處,主旋律、動畫、競技題材一應俱全,既有老牌影星做保障,又有當紅藝人刷臉。
好看的片子多,觀眾們自然是喜不自勝,電影人們就要苦笑了。
大盤總量就這么大,競爭對手實力強勁,自己的票房自然就增長艱難,于是各家紛紛鉚足了勁兒,在宣發上各顯神通,一時間社交媒體上都是鋪天蓋地的國慶檔相關宣傳。
鄭維和投資方倒是沒有那么急迫,有條不紊地按照先前定下的方案一步步來。
“咱們題材不一樣,沒必要過分追求高票房。”上海路演后臺,鄭維對著祝慈她們解釋道,“沒賠本,周總他們就已經很滿意了,照這個趨勢看,還能賺不少,所以穩妥點總是沒錯的,免得槍打出頭鳥,被潑一身臟水。”
祝慈深知一部電影的最終票房非人力所能左右,對這個看得很開,但她很在意觀眾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祝慈始終認為,作為一個演員,她創造出的影視作品是面向普羅大眾的,如果脫離了群眾,那她就失去了和現實連接的錨點。
許多人都在夸她選本子的眼光,其實這和她認真體會觀眾的客觀評價有很大關系,也許他們不懂藝術,但他們的點評很多時候樸實犀利,不會像身邊人一樣全是恭維,反而更能戳破迷障。
趁著路演還沒開始,祝慈點開電影購票軟件,從上到下翻看短評。
“星榆之間明明都是溫暖的小細節,可是我就是感覺到了刻骨銘心的愛,嗑死我了兩位演員太棒了”
“看到結尾真的悵然若失,好想知道她們還會不會再相遇。”
“畫面很美,就是情節太單調了,不過在電影院看還行,值一回票價。”
“祝慈可塑性真強啊,喬千星就像一條美艷的蟒蛇,又靈又欲,還有為愛人豁出一切的膽色,看她的過去真的好心疼,絕對的里程碑式角色”
“編導生很喜歡這一部,但是可惜了,有觀影門檻在,注定不可能成為全民向的選擇,擠在這個檔期真是時也命也。”
感受到觀眾們對喬千星的喜愛,祝慈欣喜之余并沒有自得意滿。
一邊倒的夸獎自然也是不可能的,有不少路人提出了質疑和批評,有對某處情緒的,也有對整體劇情的,祝慈全都截圖記下,準備回去對照著自我檢查。
“走了,小慈。”秋玉瑩打斷她的思緒,招手道。
“噢,來啦”祝慈把手機遞給助理,整理了一下衣服,揚起笑臉跟著大家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