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知府見蕭景曜吐槽起學政后,終于露出了一點孩童的活潑,心下更是高興,“朝中官員諸多,很少有人能多次任學政,你不必再為此憂心。”
蕭景曜不僅沒被安慰到,反而更郁悶了。合著自己就是那個百里挑一的倒霉蛋唄。
嚴知府捋了捋胡須,“不過你的話也有道理,我會向朝中上表,建議日后科考,考官無故不得停在考生身旁,影響考生考試。”
“大人英明”蕭景曜又站起來行了個叉手禮。
“不過是一樁小事,我還得感謝你提醒我。”嚴知府擺擺手,又戲謔地看著蕭景曜,“子瑜兄得知你連著考中縣案首和府案首,定然覺得你可以順順利利進京趕考。恐怕他不日就要來信督促你好好進學了。”
蕭景曜也只能吐槽一句天底下的老師都一樣,不管什么時候都會瞅準時機督促學生好好學習。
但嚴知府有不同的看法,“你的學問已經夠了,可以略微放松放松。勞逸結合,方是正道。切莫把自己讀成了個書呆子,只會滿口圣人言,反倒失了你如今的靈氣。”
蕭景曜拱手受教。
嚴知府又考校了蕭景曜一番,神情十分滿意,不住點頭。一炷香過后,嚴知府覺得口干舌燥,終于停下來,示意蕭景曜也趕緊喝點水潤潤嗓子,而后笑道“你先前說,令尊在府城為你置辦了一間宅子。若是你順利通過院試,得了秀才功名,倒是可以來府學念書,你意下如何”
蕭景曜微微睜大了眼,府學的教育資源可比縣學強多了。縣學名額都只有20個,為了掙這20個名額,一堆讀書人打破了頭,用盡了辦法,各顯神通,還不一定能達成所愿。
蕭景曜這種小富之家,祖父和父親又不靠譜的,想進縣學也難。
以前余縣令在的時候,走余縣令的門路倒是可以。現在的尹縣令公正嚴明,雖然和蕭家沒什么交情,但蕭景曜天資過人,又有對蕭景曜贊不絕口的王教諭,倒是能試一試。
蕭景曜原本也是這么打算的,等到考中秀才后就去縣學念書。縣學的夫子們經驗豐富,又有王教諭這個舉人在,定能讓蕭景曜獲益匪淺。
再說了,縣學的藏書也不少,蕭景曜盯著縣學的藏書許久了。
這年頭兒,書籍是真的貴。有的書,甚至有錢都買不到。南川縣畢竟是個小縣城,有些精妙的書籍,都是別人家的私藏,書鋪根本沒有賣的。
蕭景曜去書鋪逛過,里面賣的書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正兒八經的科考用書,另一種則是各類志怪小說和話本,銷量都非常不錯。
其他的,不在科考范圍內正經書,銷量就沒那么好了。
商人逐利,發現那些書銷量不太好,掙不了太多的銀子后,自然會選擇少賣或者不賣那些書籍。
所以蕭景曜能在書鋪中看到的書,種類其實并不算特別多。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蕭景曜才把目光放在了縣學上。官辦學堂,里面的藏書肯定比書鋪豐富。
哪怕知道嚴知府非常欣賞自己,蕭景曜都沒想過自己能有幸被嚴知府推薦,去府學念書。
進個縣學都卷成那樣了,府學只會更卷。
蕭景曜并不覺得和自己只有一面之緣,現在才見第二面的嚴知府會給自己這么大的便利。
所以蕭景曜的震驚完全出自真心,沒有一絲演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