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張伯卿眼神一亮,迅速走到蕭景曜面前,“這樣我們就能一起參加三年后的鄉試了”
在場其他讀書人“”
知道你們天賦過人才高八斗,但你們能不能考慮一下我們這些渣渣的心情啊
真是扎心了。
蕭景曜笑著給張伯卿倒了杯茶,“伯卿兄愿意教我,我當感謝伯卿兄。這杯茶就當做謝禮”
張伯卿笑著點頭,“就該這樣。你要是送我些貴重東西,我就該訓你了。”
蕭景曜無語。
出門一趟,碰上個少年天才,蕭景曜也挺稀罕的。畢竟南川縣是真的文風不盛,蕭景曜現在還在蒙學班混著,都把自己混成小夫子了,每天看到學渣們辛辛苦苦背書,又嗖嗖嗖忘光光,蕭景曜就覺得腦瓜子嗡嗡疼,更別提和同窗交流學習心得了。
面對一幫連四書都還沒學的學渣,蕭景曜要怎么和對方交流學習不被對方磕磕巴巴的背書速度氣到走人就算好了。
科考班那些師兄倒是可以和蕭景曜交流一下四書五經,問題是說著說著,就會演變成他們來請教蕭景曜的模式,蕭景曜莫名其妙又擔了夫子一職,要是再繼續下去,蕭景曜覺得自己以后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不能繼續考科舉,來孫夫子的私塾當個助教完全沒問題。
現在有個年少得意的張伯卿主動來和蕭景曜結交,二人閑聊中有意考量對方的水平,互相引經據典,對方竟然都能跟得上,一時間都覺得心下暢快,大有知己之感。
當然,這個知己僅限于才學。每到與人寒暄之際,蕭景曜都特別想送一本說話的藝術給張伯卿。你知道你張嘴就戳了對方的心窩子了嗎你竟然一點都沒察覺,還以為自己說了句公道話
蕭景曜和張伯卿交流間,身邊漸漸圍上來不少學子,時不時點頭,聽得如癡如醉。
偶爾出言詢問,蕭景曜耐心解釋,張伯卿只會眼皮子往下一耷拉,瞥對方一眼,迅速告訴對方這句話的出處后,再附上一句耿直扎心的評價。
蕭景曜就看著對方的臉色從原來的感激欽佩到后面的青白交加,深深覺得心累。
但有個能交流功課的小伙伴也開心。蕭景曜和張伯卿聊了個痛快,周圍傾聽的讀書人們一開始只是聽得如癡如醉,很快就借了紙和筆過來,一邊聽一邊記筆記。
蕭景曜正好和張伯卿聊到了院試中的一道算學題,那道題許多人都沒做出來,蕭景曜和張伯卿用的方法不同,正好互相交流,其他人筆走龍蛇,記得飛快。
有人一邊聽一邊興奮大喊,“原來如此,我悟了”然后被周圍人用眼光制止他更興奮的行為。
蕭景曜和張伯卿聊得很痛快,連著叫了三壺茶,最后還是說得口干舌燥,意猶未盡。
張伯卿徹底認可了蕭景曜,真心實意道“你的天賦確實在我之上,神童之名當之無愧。日后你回了南川縣,也別忘了給我寫信。三年后,我們一起去省城”
蕭景曜笑著點頭,“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