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克己也搖頭苦笑,“我倒是隱隱猜出來會試也會更注重實務,但只是猜測,不能說出其中的道理。景曜確實遠勝于我,這個解元,實至名歸。”
有了努力的方向,幾人在路上也沒閑著,得了空就開始鉆研各種實干的方法。這個時候,張伯卿幾人就分外羨慕蕭景曜的腦子,柳疏晏更是激動之下抱著蕭景曜的胳膊蹭了好幾次,“過目不忘真的太好了,我也來蹭一蹭天才的才學,希望我的記性也能這么好”
在馬車中看書,真的不容易啊
對此,蕭景曜只能露出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天生技能,其他人羨慕不來。但這話說出來挺欠揍,蕭景曜唯有微笑以對。
蕭元青就不一樣了,得意地叉腰大笑,深深覺得他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娶了師曼娘,生了蕭景曜這么個天才兒子。
天底下還有比他更舒心的爹嗎
蕭景曜并不藏私,在沿途驛站中休息時,也會向張伯卿等人分享他在縣衙典籍室里看到的文獻記載。四人更是感激不已,深深記住蕭景曜這份大人情,暗自發誓日后定要好好報答蕭景曜。
出了雍州后不久,天氣明顯越來越冷。蕭景曜帶上那堆厚實的衣裳被褥正好派上了用場。邢克己身子骨稍弱一點,小病了一場。還好他們都聽了蕭景曜的話,盡可能地準備了過冬的東西,又都帶上了一些常用藥。
快到京城時,蕭景曜幾人正在驛站歇著。夜間門突然有人快馬加鞭來驛站,驛站頓時又熱鬧了起來。蕭景曜好奇地出門,就見對方穿著一身士兵衣裳,胡子拉碴,滿面風霜,不知趕了多久的路,一邊狼吞虎咽地啃干糧,一邊看著馬進食。瞧這模樣,大概是打算等馬吃完草后,繼續連夜趕路。
驛丞對待這位傳令兵很是客氣,殷勤地送飯送水,還說已經讓人備了熱水,請大人沐浴清理一番再出發。
對方很是奇怪,“我不過是個無名小卒,擔不起你這一聲大人,你無須對我這般恭敬。”
年老的驛丞雙手拿著水囊遞給對方,似是想到了什么,表情變得尤為和藹,“老朽認識你這身衣裳,你是顧將軍手底下的兵。當年京城被圍,老朽日夜不安,是顧將軍帶著大軍趕來救駕,解了京城之圍。你們邊疆軍,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哪”
對方沒料到驛丞會說出這么一番話來,一時間門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吭哧吭哧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了話頭,挺著胸膛驕傲道“那我再告訴老伯一個好消息,顧將軍知道天氣冷下來后,胡人又會南下搶我們大齊百姓的糧食。提前整頓好了軍隊,趁著胡人王庭內亂之際,一舉將胡人打跑啦”
驛丞眼中異彩連連,高聲叫好,“顧將軍果然厲害這些該死的胡人,年年來搶我們邊疆百姓的糧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可算是把他們都給打跑了”
兩人都沒刻意壓低聲音,很快,驛站內就響起了無數叫好聲,還有人想請這位傳令兵喝一杯的。對方卻毫不猶豫地推辭掉了,見戰馬已經吃好糧草,這位傳令兵一個漂亮的翻身上馬,對著驛站內還在叫好的人拱手道“多謝諸位厚待,不過我還趕著去京中送喜,就此別過。”
說完,對方雙腿一夾馬腹,戰馬同他顯然十分默契,嘶鳴一聲,揚起馬蹄,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這等大好消息,不必瞞著,他提前說出來也無妨,還能讓百姓對陛下更歸心。
驛站內卻不復原來的平靜,蕭景曜就聽到有人高聲喝彩,讓人拿酒來,他要好好喝一場,不醉不歸。也有人放聲高歌,隔著幾間門房,有人撫琴相和。還有人夸顧將軍勇武無雙,智勇雙全,又擔心顧將軍是否會遭遇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事。很快,后者的聲音就被人打斷了,顯然是不想落人口舌。
蕭景曜和蕭元青對視一眼,顧將軍這個名號他們可太熟悉了。蕭家祠堂里現在還供奉著顧老將軍的牌位呢。兩家淵源頗深,再聽到顧將軍的消息,蕭景曜和蕭元青的心情肯定比其他人更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