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點點頭,心里磊落的人才能相交,道:“你對吳三桂等人怎么看?”
孫傳庭也拿起茶杯,若有深意的看了眼周正,道:“我認為,我們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做了,有些事情,要留給后輩。”
周正眉頭挑了挑,旋即會意的笑了起來。
兩人相視而笑,拿起茶杯喝茶。
好一陣子,周正看向外面的天空,目光幽幽的道:“今年是甲申年,對我來說是特殊的一年。”
孫傳庭一怔,想著朝中大小事情,附和著道:“該鋪墊的都鋪墊好了,下面,就是勞心勞力的推動,也算特殊了。”
甲申年,明亡的一年,史稱‘甲申國難’。
沒有人能體會周正的感受,輕輕一笑,道:“罷了,就像你說的,交給后人吧。”
孫傳庭見如此,頓時接話道:“世子殿下?”
周正眉頭一挑,道:“再說吧。”
他雖然打定主意君主立憲,但未來的首輔,他得做十年,下一任他得看著十年,再二十年,他就顧不及了。
誰又能望穿千古,把空一切?
那就交給后人吧。
他這個前人能做的,已經都做了。
——
完本。
給大家道歉!
深深的鞠躬!
這本書沒有寫好,也沒有寫完整,我跟大家一樣是失望的。
本來還想再寫三十萬左右的,可是發現寫不下去了。
深刻反思之下,這本書之所以沒有寫好,并且拖拖拉拉,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獨斷有點成績,這一本明廷卻沒有起色,落差之下,心態崩了,調整不過來。第二個,就是沒有從獨斷的框架里走出來,這本明廷寫著會不受控制的向著獨斷的方向走,每次發現都已經遲了。
一個心態崩,一個跳不出固有思維,這都是我的錯。
小官對不住大家!
新書《宋時風流》,寫的是宋朝皇帝的故事,沒敢再寫明,就是希望能跳脫出來,寫出不一樣的故事。
小官打磨了幾個月,希望能用這本來彌補大家的失望,這一本也定然好好寫下去。
在這里肯定的說一句,《宋時風流》,絕不會在三百萬字內完本!
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敬
官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