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雁鳴敬佩商憫的武道修為和在追殺下逃出生天的智謀,感激她救了他的命,然而他同樣畏懼她殺人和舍棄他時的果斷和冷酷。
在他心里,商憫的形象相當神秘,他不敢探究,亦不敢主動接近她。
現在商憫說“聽話的馬就帶著”,這是否是一種隱晦的暗示呢她想要他投誠
姜雁鳴生長于姜國宮中,自小見慣了爭權奪利,作為公主的商憫必然也是如此,他覺得商憫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不會是無的放矢。
“你父親為什么派你為質,不派你的其他兄弟姐妹”商憫突然轉身,一雙眼直直盯著姜雁鳴。
“大哥十二歲,被早早立為繼承人,我十歲,為次子,其余弟妹皆是年幼,只有我去。”姜雁鳴苦笑,倒也不覺得這些話有多么難以開口。
他私下里也疑惑為何武國派商憫去當質子。
姜國主曾篤定道,假若大公主不半途夭折,武國王位必定由她繼承,只因武王對這位長女極其看重。寵愛可以作假,但是那種政治層面的重視作不了假。
不過思來想去,可能商憫去為質的緣由跟他是一樣的。
武國王族人丁單薄,次子年幼,能去為質的只有商憫。
其實各國王侯,繼承人通常都是長子長女。
年齡就是先天優勢,誰先出生誰先長大,誰就能先一步布局朝堂拉攏幫手結交朋黨。
血脈后代之間門年齡相差過大,年長的那個往往對年幼的那個具有壓制力。
打個比方,商憫比商謙大了六歲,這意味著她能比商謙先六年進入朝堂接觸政事。
六年過去商憫已經在朝堂上站穩腳跟,獲得了一批大臣的擁護,而商謙才是個初出茅廬的政治新手,沒經驗也沒人手,進了朝堂會先迎接來自長姐及其同黨的殘酷打壓,如何能起勢
當然這只是通常情況,許多諸侯國都是這種繼承模式,武國情況要稍微特殊一點,畢竟還有試煉存在,沒熬過試煉的大有人在,只有最有能力的后代才能繼承王位。
姜雁鳴遲疑道“公主,請恕雁鳴無禮我實在想知道,你要去為質,怕嗎”
商憫看他一眼,笑道“有些不安,但是不怕,我身后是武國。”
這句話有諸多含義。武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國主正值壯年,朝堂上下唯武王馬首是瞻,王族宗親人丁稀少,爭權奪利之事甚少發生。
這樣一個國家的公主,當然有足夠的底氣去宿陽。
甚至燕皇明面上不能對商憫做得太過分,他得客客氣氣地顯示出自身的胸襟和氣派來,以禮相待。
否則其他諸侯國一看燕皇竟然對這等強國的長公主如此輕賤怠慢,就會認為他頭腦昏聵,有辱身份,不值得敬重。
另一方面,商憫作為武王唯二的孩子之一,其身份的貴重程度和姜雁鳴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商憫若真死在宿陽,武王就敢開戰,姜雁鳴死在宿陽,姜國國主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其中固然有國力差距,也是因為二者在他們父親心中的地位不一樣。
“雁鳴,你怕嗎”商憫問完笑了一下,“或許不該問,你的表情已經告訴我你是怎么想的了。”
姜雁鳴抿唇,輕輕道“怕。”
“別怕。”商憫神色平靜道,“正因姜國是小國,你才不應該怕。你只需要做人群中最不起眼的那個人,避免卷入宿陽朝堂爭斗就能保全自己,該擔心的是那些強國的王族后代,因為是強國,所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
姜雁鳴驚疑地看著商憫,接著低頭道“謝公主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