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愣,似乎深以為然,“師姐說得極有道理,師弟豁然開朗。”
“我隨口說的,你不會真信了吧”商憫抿嘴笑了一下。
“原來師姐是誆我。”鄭留看向她,“我誠心請教,不知師姐可否為我解惑這回可不要再隨意說了。”
商憫看了看鄭留貌似虛心求教的臉,真的認真思考了起來。
她沒有思考多久,就道“他們在意道義,也許是因為他們被洗腦了不,他們不是被洗腦了,是因為道義是這個體系重要的一環,是維持他們統治的關鍵所在。”
鄭留詫異地抬起了眉毛。
“人為何要忠君諸侯為什么要聽皇帝的為什么皇帝不能隨意生殺予奪,為什么連天上地下唯一的皇帝也要遵守道義為什么皇帝不遵守道義就會被罵成昏君,底下的宗親臣子還要造反”商憫道,“因為正是道義維護了皇帝的統治啊。”
鄭留注視著商憫“愿聽教誨。”
“算不上教誨,別擺出這么正經的臉看著我。”商憫擺擺手,“道義嘛,下則要求天下人忠君、講究禮儀道德、尊老愛幼,上則要求國君愛民勤政,禮賢下士。你想想看,如果沒有道義的存在,天下豈不是要亂套人們不忠君,不講禮儀,沒有道德,國君動輒打殺百姓,誅殺臣子,不理朝政”
“有道義在,國君做出愛民勤政的樣子,底下的百姓才會認為這套道義是對的,是值得遵守的,因為國君已經作出了表率。如果國君也不遵守道義,還隨意違反道義,那不就是在說明這套道義是假的嗎既然是假的,那底下的人為什么還要遵守呢為什么還要按照道義的要求忠于君主呢”
“道義乃是人定,是上位者維護自身統治而定下的,制定這套道義的人,也必將處在道義的束縛中,它束縛民眾,也束縛國君。要是因這套道義而受益的上位者反過來違反了道義,那么必然會遭到道義的反噬。”商憫道,“依我看,這也算是一種利益交換吧。”
“國君許臣民幸福安定,臣民許國君統治永續。”
“國君許臣民幸福安定,臣民許國君統治永續”鄭留一字一句慢慢道。
“不錯,這就是我的理解,一家之言,師弟不必放在心上。”商憫說完,話鋒一轉,“正因如此,義在我們的計劃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若無義在,其余諸侯國便不會輕易舉兵攻打大燕,因為他們是道義的擁護者,也因為道義而受益,他們不能違反道義。”
她末了總結“以勢催義,借義生勢,各國才能趁勢而起。”
“師姐大才。”鄭留眼神無比復雜,“我不如師姐看得透徹。”
商憫不料鄭留發出如此贊賞,而且看上去還這么真心實意,這倒叫她不好意思了。
可實際上,鄭留不全是因為商憫的那番見解才心情復雜的。
他是突然想到,商憫從前與他都是談論國策偏多,像這種鞭辟入里的見解,他其實不經常聽商憫提起。
談論國策時商憫會說這
等國策哪里好哪里不好,但從來不會這樣深入地暴露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