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會讓商溯配合她,叫他在小范圍做出她已經順利歸國的假象,再利用白小滿化身觀察譚聞秋這邊是什么反應。
商憫秘密歸國的消息只告訴商溯的幾個親信就好,至于其他的人,沒必要在這時就試探,目前商憫只需要保證她和商溯身邊的人是可靠的就行,朝堂眾臣可以留待之后排查。
如果商憫秘密歸國的消息扎了翅膀傳到了譚聞秋那就說明她的手已經伸向了商溯身邊的人。
斂雨客思索“若是譚聞秋真的向武國發難,該怎么辦”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同樣的招數,一次有用,第二次就沒那么有用了。她污蔑譚國進獻邪物導致太后薨勢,現在又想污蔑武國公主叛逃,好借機征武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商憫諷刺地笑笑。
“更何況過幾日,皇帝身中妖術的消息就要傳遍天下了,她此時把矛頭對準武國,不過是更加坐實了皇帝被妖術控制的事實,否則,為什么接連做下這么失心瘋決策,又是攻譚,又是征武并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皇帝要死了。”
最后一句話,她說得極低。
皇帝必死于壽辰那日。
“她騰不出手,既要攻譚,就沒法伐武。若想背靠大燕,利用大燕,借大燕隱藏妖身,她就要受到眾諸侯國與道義的制約。”商憫說得無比篤定。
攻譚,已經把譚聞秋架到了火架子上,燕軍頂著天南地北的旱災水災傾巢而出。
她想天下分崩離析,但未必想大燕這時就分崩離析,借攻譚消耗各國人力物力,她才好坐收漁翁之利。
商憫失蹤,譚聞秋最有可能的舉動是隱而不發,不會急不可耐地向武國發起責難。
就算責難,也會等過上一段時間再說。
“好。”斂雨客深深地看了商憫一眼,“你此去譚國,就要與蘇歸直接為敵了,世人說,他用兵如神”
商憫一個恍神,笑了,“還真是這樣這也算是師徒對決了吧”
“沒把握”斂雨客笑問。
“沒把握。”商憫爽快承認,“但是算上父親、姑姑、譚楨,還有我師弟和在宿陽的化身,以及斂兄等人,我就有一些把握了。”
做謀士,需尋到伯樂,共同實現政治抱負。
做將軍,要有兵統領,要有軍師相商,要有朝廷、民夫供給錢糧。
做王,要有忠臣良將服從調遣,要有愛戴王的民眾聽從政令。
世上,從沒有什么事是一個人能做成的,商憫一直以來都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
單打獨斗,遠沒有群策群力來得穩妥。而商憫從來不需要單打獨斗,她背后是武國,是很多很多人。
奪天下,不能光靠孤注一擲的勇氣。
商憫既有孤注一擲的勇氣,也有遍問群賢,知人善用的胸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