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中,一個梳著雙丫髻,看起來只有四五歲的小男孩正在回答一個貴婦人的問題。
貴婦人問他“彘兒喜不喜歡阿嬌姐姐呀”
小男孩“彘兒當然喜歡阿嬌姐姐。”
“如果讓阿嬌姐姐以后當你的新娘子可好”
小男孩聽了異常高興,用奶聲奶氣的聲音答道“若是阿嬌姐姐當彘兒的新娘子,彘兒定以金屋藏之。”
聽到小男孩的回答,他身旁的兩個貴婦人相視一笑,心照不宣。視頻內容也就此戛然而止。
我想大家只看片段,就知道這里面的人物都是誰了吧。
畫面里的人,分別是館陶公主、后來的王太后和漢武帝劉徹。
當時漢武帝劉徹還沒有改名,叫劉彘。畫面中的他只有四歲,就被館陶公主問了這個問題。而他,則給了館陶公主一個近乎完美的回答。
正是這個完美的回答,才讓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了千年。
但是,同這金屋藏嬌的故事一樣有名的,還有一首詩,它的名字叫長門賦。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據說,這首詩是陳皇后被廢后,罷居長門宮時,花了千金從大才子司馬相如那里買的。而聽了這首詩后,漢武帝劉徹回心轉意從陳皇后和好了。
漢朝。
被廢
陳皇后仿若五雷轟頂般,一下愣住了。
先不論這首詩是不是廢后陳阿嬌真的花了千金從司馬相如處購買的。
也不管歷史上,漢武帝劉徹聽了這首詩,是不是同陳皇后言歸于好。
長門賦洋洋灑灑六百三十三字,u主可沒從這里看到什么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感動,更沒有破鏡重圓的喜悅,更未將其看做是一段佳話。小萌看到的,只有凄涼二字。
難道不是嗎用早已逝去的恩情和自己此時的凄慘才換來對方的回首一顧。這是真正的、讓人羨慕的愛情嗎
愛情不應該是兩情相悅、互相尊重嗎愛情不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引嗎愛情不該是相互扶持、患難與共嗎
原諒小萌涉世未深,沒見過愛情的樣子。但是在小萌心中,真正的愛情絕不是像這樣乞求來的。
而且,乞求真的有用嗎
有些史料表明,長門賦的序中,出現了漢武帝劉徹的謚號。眾所周知,只有皇帝死了以后才有謚號。而劉徹比司馬相如晚死三十一年。
所以,還有一種說法,長門宮賦可能并不是司馬相如所做,自然也不是陳皇后特意從他手里購買的了。
因此,這件事五成可能是后世之人杜撰的。
對于這種說法,小萌覺得,是很可信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小萌查遍了能查到的所有資料,并沒有查到陳皇后確切的死亡時間。最好的也只是給了一個她離世時間的范圍。而這個時間跨度長達年。
如果誠如有些軼聞中所說的那樣,帝后終于和好了。又怎么可能在史書上連她確切的死亡時間都沒有。也就更不要說后來按照規制陪葬皇陵了。
所以真正的歷史極可能是,從漢武帝劉徹棄陳皇后而去的那一刻,他就再也沒有回頭。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