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竇氏全族,她不怕亂,而是怕不夠亂。
當時還是美人的王娡不但人美,也很聰明。這一點同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就有很大的不同,也難怪她后來會成功上位。太皇太后對大長公主的好,她時時刻刻看在眼里。
既然栗姬不肯接大長公主的橄欖枝,也就別怪她撿起來了。
于是兩個女人有了默契之后,栗姬的日子便越來越不好過起來。
大長公主同太后親近,就時常在太后耳邊吹風,說栗姬的各種不好。太后聽了,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次數多了自然對栗姬也就不喜起來。
太后的態度多多少少也會影響到宮人們的態度。栗姬覺得委屈,自然難免在皇帝那里訴說委屈。
一開始皇帝還聽聽,哄哄,但是時間久了,皇帝也煩。
后宮本來就是皇帝消遣娛樂的地方,你總是讓皇帝不舒服,皇帝自然會疏遠你。
更何況,你總是抱怨的還是皇帝陛下的母親。而且,在皇宮中口不擇言。你就不想想,太后娘娘能不知道嗎
所以,久而久之,太后娘娘就更加不喜歡栗姬了,皇帝也不怎么去她宮里了。以至于后來出事,連個為她說話的人都沒有。
由此看來,這個栗姬的情商還真是不高。不然的話,也不會讓自己落到這般境地。
于是,經過大長公主的這番挑撥,栗姬漸漸失寵。連帶著他的兒子劉榮,太子地位也越發的搖搖欲墜。
而就在這個時候,景帝的皇后薄皇后,因為無子被廢了。
聽到自己的母后和館陶公主都要被叫來,劉徹的臉色有些難看,他上前一步“祖母,我母后她最近身體不好,正在修養,不如等下次她身體好些了,再讓她過來向您請安吧。”
“不好她身體再不好,能有我這個脖子已經埋了半截黃土的老婆子不好老婆子知道皇帝陛下孝順。但是老婆子讓你母后來,難道還會吃了你母后不成。”
竇太后如此說,劉徹再也無法反駁。
薄皇后是景帝的祖母、薄太后的親戚。當初娶薄皇后的時候,他也不是很情愿。而因為種種原因,薄皇后也沒有自己的孩子,更不要說皇子了。
所以薄太后一死,景帝沒了忌憚,便立即封了庶長子劉榮為太子。之后沒過幾年,就正式下詔將薄皇后廢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人上書,說是大漢不可沒有國母,建議景帝立太子的生母栗姬為皇后。
聽到這里,竇太后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沒錯,我記得那個時候薄皇后剛剛被廢,有大臣便借著劉榮是太子為由,向皇帝請求立栗姬為皇后。這才惹惱了你父皇。”
“嘖嘖嘖,何必這么急呢,若是劉榮不被廢掉,她早晚是皇后和太后呀。”
說到這里,竇太后看向劉徹,哼了句“就像你母親那樣。”
在場之人,大氣都不敢出一聲,只能任由竇太后語出譏誚,卻無法反駁。
大漢注重孝道。太皇太后剛剛去世,薄皇后就被廢了,本就讓朝中大臣頗有微詞。倘若景帝聽了這個大臣的話,在此時立栗姬為皇后,讓她母憑子貴,豈不是更讓人口誅筆伐。
于是,景帝聽了大怒。立即殺了這名大臣,對栗姬的厭煩也徹底變成了厭惡。沒過多久就下詔,廢了劉榮的太子之位,栗姬后來也郁郁而終了。
果然,天卷所言的情況,同竇太后他們知道的情形基本上一樣。但是明明一樣的事件,被天卷這么羅列出來,眾人卻覺得他必有后話。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