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向南早早就醒了過來,在飯店的餐廳里吃完早餐后,準時來到了大門口,等著和各位專家一起,乘車前往故宮博物院的科技文保部。
科技文保部,在故宮博物院的西側,紫禁城紅墻與金水河之間的一座小院里。
故宮的書畫修復室也在這個小院里,這是故宮唯一裝了門禁的地方。
書畫修復室的門有兩層,一層是后來加上去的,主要是為了防風。
門對面的紙墻,就是書畫上墻撐平經常要用到的,京城春天和冬天兩個季節的風太大,紙張本身產生的拉力本來就大,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撕裂畫芯,自然就更怕風了。
專家們下了車之后,徑直前往書畫修復室里走去。
一直走在前頭和別人聊天的劉其正劉老,忽然回過頭來,朝一直跟在后頭的向南招了招手,笑道:“向南,過來跟老頭子說說話。”
向南聞言,趕緊快走幾步,來到了劉老的身邊。
“劉老!”他先向劉老打了個招呼,又朝劉老邊上的一個圓臉的老頭問好,“齊老!”
這圓臉的老頭不是別人,正是專程從寶島趕來京城的,中山故宮博物院的古書畫修復專家齊文超。
齊文超老先生,曾經主持修復過元代畫家陳琳創作的紙本設色畫《溪鳧圖》等諸多國寶,也是名震文博界的人物。
齊老朝向南點了點頭,并沒有說話。
在他的眼里,向南不過是一個后輩小子,如果不是看在劉老的面子上,他根本不會搭理。
向南也不在意,齊老是“畫醫”圣手,自然有其驕傲的資本。
劉老似乎沒看到這一幕,仍舊笑呵呵地向齊老介紹道:“這位小朋友,名叫向南,今年才二十來歲,現在已經能夠代替他的老師來故宮參與國寶修復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齊老一聽,這才有了點興趣,好奇地問道:“哦?他的老師是哪位大師?”
古書畫修復這個圈子里,說大也大,從業人員少說也有成千上萬人;說小其實也很小,因為真正能做到巔峰的,也就那么幾十個人。
能夠被故宮博物院邀請來參與修復《千里江山圖》的,那肯定也在這幾十個人里面,說不定還是他認識的。
而這向南,年紀不過二十來歲,看模樣還是個在校大學生,居然能代替老師前來,那就厲害了!
在其他圈子里,或許還有人情面子可言,但在文物修復這個圈子里,講人情給面子,那可不是幫人,而是在害人!
你讓一個技術不過關的人,去修復國寶級別的文物,結果給弄砸了,那不是毀了人家一輩子么?
所以,在這個圈子里,技術才是硬道理!
想到這里,齊老不由得又多看了向南兩眼,探究之意就十分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