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宇是華夏古陶瓷學會的副會長,既然對方拿出了他們協會的鑒定證書,那這事他就不得不出面了。
他瞪了吳振峰一眼,緩緩走到茶幾的前面,拿起那張鑒定證書仔細看了看,這才緩緩說道:
“這證書是真的。”
“咦?這證書是真的,那就是說這只宋代哥窯雙龍耳瓶是真器無疑了?”
“那,那向南豈不是看走眼了?哎喲,這事兒可鬧笑話了!”
“看走眼也正常,隨便哪個專家也不可能說每次都能看得準的。”
“看走眼是正常,不過這向南也太托大了,隨手摸了一下,就敢斷言這是現代仿品,態度不端正啊!”
“還是太年輕!”
“……”
圍觀的人群里,都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向南聽力一向很好,自然聽到了這些人的議論,不過他臉上表情不變,只是微微一笑,并沒有在意。
“這位同志,我能不能上手看看這件宋代哥窯瓷器?”
夏振宇雖然確定了這證書是真的,但還是不愿意相信向南會看走眼,他跟向南認識這么長時間了,心里很清楚,向南不會信口開河,或許是自家協會的鑒定師看走眼了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他想自己再親自鑒定一番。
禿頂中年雖然不知道這位干瘦的老頭是誰,不過對方既然能一口咬定自己這證書是真的,至少說明他還是有點分量的,既然如此,讓他看看這瓶子,又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他便很爽快地點了點頭,一抬手,很有禮貌地說道:“當然可以,您老請隨意。”
夏振宇朝他笑了笑,也不多說話,來到一邊的單人沙發上坐了下來,從口袋里取出老花眼鏡戴上,又從手提包里拿出了放大鏡,這才一手拿過那只宋代哥窯雙龍耳瓶,一點一點地細細看了起來。
哥窯瓷器的鑒定,一般主要抓住三個特征就可以了,“金絲鐵線”、“聚沫攢珠”和“紫足鐵口”。
所謂“金絲鐵線”,是指釉面開片較粗疏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
“聚沫攢珠”,則是指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
最后一點,“紫足鐵口”,指的是哥窯器坯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于隱紋露出胎色而呈黃褐色,同時在底足未掛釉處呈現鐵黑色。
如果一件古瓷器的身上,同時具備了以上三個特點,那基本上就是真器無疑了。
夏振宇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細細地看了大約半個多小時,越看臉色越是凝重。
過了好久,他知道不能再這么拖下去了,這才輕輕地將這只宋代哥窯雙龍耳瓶放在茶幾中間,然后摘下老花眼鏡,看了看向南一眼,聲音沙啞地吐出了一句話:
“老了,不中用了,我看來看去,都看著不像是仿品。”
這話一出,圍觀的人群又是一陣嘩然。
那些老專家們也都一個個臉色凝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夏振宇可不僅僅只是一個收藏大家,他更是圈內有名的鑒定專家,那一雙眼睛,幾乎可以做到“一眼定真假”,他看了這么長時間,都說看著不像是仿品了,那這還假得了?
難道,向南真的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