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就好。”
尤金鳴笑了起來,背著雙手又開始朝前走去,看著看著,心里便忍不住贊嘆起來,向南這小子,是真厲害啊,手下都有這么多修復師了,而且還有好幾個資深修復師。
“幸好我沒打算離開博物館,要不然的話,我到這工作室里來,估計連個副主任都當不上。”
快到中午時,許弋澄才趕回工作室。
自從古陶瓷修復首期培訓班開始對外招生以來,許弋澄忙得腳后跟都不著地。短短三四天時間,工作室方面就已經收到了八百多份報名資料,遠遠超過了古書畫修復首期培訓班的報名總人數。
這里面實際參加工作的人并不多,倒是科班出身的應屆畢業生多了一些。
許弋澄和姚嘉瑩等人分析了一下原因,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華夏(長安)第二屆古陶瓷修復技藝大比還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開始了,那些有志于在比賽中奪取名次的修復師們,自然不愿意放過這次培訓的機會。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由京城故宮博物院和國家電視臺聯合推出的系列紀錄片《我為國家修文物》,已經正式在國家電視臺第一頻道開播了。
第一集是《翰墨書香》,主角就是向南。
作為華夏文物修復界里的屈指可數的明星人物,向南既年輕又帥氣,尤其是片頭出場的那一幕,在故宮高大的紅墻下,向南身穿一襲青色長袍,迎著朝陽緩步走來的那一幕,連當時那個苛刻的導演都被驚艷到了,更別提紀錄片在播放之前還要后期制作。
這一次出場,頓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尤其是那些應屆畢業生們,更是無意之間就被向南給圈了粉。
文物修復這個職業,也終于在普通人的面前,第一次通過媒體的力量,展露出了自己的魅力。
連帶著,向南文物修復工作室的散單業務量,在紀錄片播出之后,也瞬間達到了一個高峰。
許弋澄回來后,和尤金鳴稍稍聊了幾句,然后留他在工作室里一起吃午飯。
如今,工作室里已經聘請了一位阿姨,專門為工作室做午餐和晚餐,順帶著空閑時,清理一下一樓的衛生。
十多個人在餐廳里的圓桌上坐下,正好坐滿了整整一桌人。
“對了,前幾天國家電視臺播放的《我為國家修文物》,大家都看了嗎?”
尤金鳴是個自來熟,許弋澄為他介紹了一圈之后,他便笑著開了個話題,
“我那天下班回家后沒什么事,打開電視一看,正好看到一個人穿一身長袍在故宮城墻底下走,我心說,這人怎么長得那么像向南啊?仔細一看,嚯!可不就是向南嗎?”
頓了頓,尤金鳴接著說道,“發現是向南后,我就更納悶了,向南怎么穿成這樣?這是演古裝劇嗎?他什么時候去做演員了?再仔細一看,哦,原來是《我為國家修文物》的紀錄片啊!這事,你找向南,那準沒錯!”
眾人一聽,都笑了起來。
這老尤,說話真是太風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