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霉斑是古書畫修復界既存的四大難題之一,被稱之為古書畫“絕癥”。這是一種在書畫作品上繁殖迅速且易使紙質糟朽的畫病。
在處理古書畫上的霉菌色斑等問題時,修復師們一般都是采用氧化劑進行脫色和殺菌。
然而,這種方法對于紅色霉斑的作用微乎其微,因為紅色霉斑對氧化劑并不敏感,而且具有一定的拒水性。藥劑通常被沒有紅霉的部位吸收掉,正常的部位甚至可能因此已經爛掉了,而紅色霉斑卻仍然留存在畫芯上。
在處置紅色霉斑的問題上,采用傳統的修復方法很難達到理想的修復效果,因此,目前的古書畫修復界,對于紅色霉斑是“畏之如虎”。
2010年,一幅由明代文人吳寬、畫家周臣合著,文徵明作引的《匏庵雪詠圖》首次在市場上亮相,然而由于這幅畫上面的紅色霉斑等問題,導致這幅書畫史上珍貴的“三家合著”的畫作慘淡流拍,收藏家們也將其視作雞肋。
因此,說紅色霉斑是古書畫“絕癥”,并非是夸大其辭。
“古畫上長了紅色霉斑,基本上就很難處理了。”
向南看了看俞老板,一臉為難地說道,“你就是把古畫交給我來處理,我也不一定能夠清除得掉。”
俞老板笑著說道:“你試都沒試過,怎么知道?”
“那你可真是為難死我了。”向南無奈地搖了搖頭,話里卻是沒有拒絕的意思。
他心里面確實不想接這個單子,倒不是擔心修復不好會打擊到自己的聲譽,而是這紅色霉斑確實是古書畫修復界里公認的“絕癥”,他不認為自己一出手就能解決,他還沒有膨脹到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的地步。
但年前的時候,自己一個電話打過來,俞老板二話不說就幫自己找了好幾個青銅器修復師,這個人情不得不還。
試一試也好,修復好了正好還了人情,修復不好,那俞老板也沒什么話說。
再一個,自己從沒接觸過長了紅色霉斑的古書畫,心里面還是有點好奇的,了解一下也好。
聽了向南的話,劉老板一臉喜色,連忙說道:“向南,多謝的話我就多說了,不管能不能將紅色霉斑修復,費用我一定如數奉上。”
向南笑著擺了擺手,說道:“費用問題,就到時候再說吧。”
這時候,服務員已經將菜上齊了,俞老板打開一瓶茅臺,給向南等人倒上,然后給自己給倒了一杯,笑著說道:“別光顧著聊天,大家肚子都餓了,咱們邊吃邊聊。”
四個人吃了一會兒菜,俞老板看了看向南,笑著說道:
“向南,我讓你幫忙修復老劉的這幅畫,可是大有來歷的。”
“哦?怎么說?”向南夾了一塊干燒海參放進嘴里,嚼了嚼,便咽了下去。
俞老板問道:“這幅畫,是乾隆皇帝的皇貴妃純惠娘娘的肖像畫,老劉不懂行,自然不知道這畫的作者是誰,你能不能猜得到這畫是出自誰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