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就是向南,真是久仰大名,今天算是見到真佛了。”
其中一位下巴上留著精致小胡須的中年人眼睛一亮,連忙朝向南伸出了手,笑道,“我叫何紹驊,來自深鎮,和閆總是生意場上的朋友。”
向南和他握了握手,笑著說道:“原來是何總,你好你好。”
“向先生的文物修復技術,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啊。”
何紹驊眼神熱切地看著向南,爽朗地說道,“上個月我還專門跑了一趟‘南海一號’博物館,參觀了一下那只南宋曜變天目盞,別人怎么看我不清楚,反正我是看不出來這只天目盞之前曾經摔碎過的。”
“老何啊,你能不能一會兒再跟向專家討教啊?”
站在何紹驊身后的一位高高瘦瘦的中年人開玩笑似的說道,“也留點時間讓我們跟向專家打個招呼啊。”
最后一位謝了頂的中年人也笑著開口道:“就是,就是,一來就霸著向專家,老何你也太不厚道了。”
“哎喲,倒是我的錯了。”
何紹驊一聽,連忙側身往后退了兩步,哈哈大笑起來,“來來來,讓兩位先來,我待會兒再跟向先生好好聊聊。”
后面兩位笑了笑,先后跟向南自我介紹了一下。
那位高高瘦瘦的,是香江本地的收藏家陳恒盛,另外那些謝了頂的中年人,則是粵東市的收藏家劉文琨。
陳恒盛和劉文琨看著態度倒是很熱情,但向南一眼就能看出他們兩個人實際上表面敷衍的成分居多,遠沒有性情直爽的何紹驊那樣真誠。
不過,這倒也是正常。
很多人大概都聽說過向南,也知道向南的種種事跡,但畢竟只是聽說而已,并沒有親眼見到,他們只會覺得傳聞多有夸大的可能性。更何況,像他們這種在商場上摸爬滾打了多年的人,什么樣的套路沒見識過,很難對一個小年輕表現出多么恭敬的態度。
當然了,表面上的態度還是需要的,誰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如傳聞中的那樣修復技術逆天呢?畢竟,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以后就不會求上門去啊。
向南倒是不介意他們心里怎么想的,很是客氣地跟他們寒暄了幾句,然后邀請這三位坐了下來。
“向先生,等拍賣會結束之后,可別這么早就走,一定要到深鎮去走走看看,順便參觀一下我的藏品。”
等大家都坐下來,各自點了一杯咖啡之后,何紹驊又笑著對向南說道,“前一段時間,我剛剛在京城那邊參加了一場小型拍賣會,拍了兩件比較不錯的古物,還要請向先生幫忙看一看。”
“老何啊,你嘴里說的是讓向專家幫你看一看古物,我看你是在炫耀吧?”
劉文琨端起咖啡喝了一小口,笑呵呵地說道,“我怎么總感覺你的目的不單純呢?”
“哪有,哪有,真的只是看看。”
何紹驊連連擺手,訕笑道,“就,就是有幾件古董,還想請向先生出手幫忙修復一下。”
“你看你看,我就說這老何目的不單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