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么?這是你自己拼出來的?”
江易鴻一聽,差點疑問自己聽錯了,他趕緊伸手將那只古董盒從向南的手里奪了回來,“全都是不同年代不同窯口的碎瓷片拼出來的?”
向南點了點頭,說道:“嗯,一共十六塊碎片,六個朝代,十六個窯口。”
“六個朝代,十六個窯口?!”
江易鴻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這意味著,每一塊碎片都代表著一個窯口,十六塊不同年代的窯口碎瓷片出現在了同一件瓷器上,這真的是全世界獨一份啊,難怪蘇世邦拍賣公司敢開6000萬的收購價!
十六個窯口的碎瓷片不難尋找,只要肯花時間,還是不難找到的,但要將十六個窯口的碎瓷片拼湊成一件完整的器物,那就真的很困難了。
就比如京城里的那件大名鼎鼎的“七合盞”,五個朝代六個窯口的瓷器殘片,拼湊成了一只茶盞。
它的難度肯定比向南的難度小得多了。
但是華夏有那么多鋦瓷藝人,為什么明明知道“七合盞”價值千萬,卻沒有再出現第二件“七合盞”呢?
那是因為瓷器殘片雖然容易得到,但要拼湊成不漏水的茶盞,并沒有那么容易。
“七合盞”價值千萬,與其說是因為它獨一無二,不如說是因為鋦瓷匠人的技藝精湛,值得這千萬價格。
而向南用不同年代的十六個窯口的瓷器殘片,所拼湊出來的這件古陶瓷器,拍賣公司敢于報價6000萬,也是因為向南的古陶瓷修復技術達到了這個水準,撐得起6000萬這個價位。
江易鴻深吸了一口氣,他深深地看了向南一眼,然后戴上老花鏡,伸手慢慢打開手中的這只古董盒,一眼就看到了里面的這件瑩白如玉的白瓷高腳杯。
十幾分鐘后,江易鴻才將這件毫無瑕疵的白瓷高腳杯放回到了古董盒里,輕輕嘆了一聲:
“好一件白瓷高腳杯!”
換作是他,要想將不同年代的十六個窯口的瓷器殘片拼湊成一件瓷器,不是做不到,但絕不可能做到像向南這般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向南在古陶瓷修復技藝上,已經超越了他。
按說,徒弟的技術超過了師父,師父多少都會有些失落,但江易鴻沒有,他反倒為向南感到高興,這說明他的衣缽已經傳承下去了,他也終于可以歇一歇了。
向南還這么年輕,這對華夏文物界而言,是一個難得的好消息。
“這白瓷高腳杯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江易鴻想了想,最后還是將古董盒推回到了向南的面前。
“老師,這值什么錢?”
看到江易鴻不肯收,向南反倒有些急了,他說道,“我從古董街買了一箱子碎瓷片,就花了500塊錢,剩下的那些碎瓷片我也帶回來了,起碼還能再拼個兩三件呢。”
頓了頓,他又說道,“再說了,這就是我自己鼓搗出來的玩意兒,頂多算工藝品,又不是文物,反正我放在這兒了,您要是不愿意要,就扔垃圾桶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