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曲起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打著桌面,在王民琦聽來,就好像一下一下敲打在了他的心尖上,
“修復文物,保護文物,就是文物修復師的使命,我們在哪里,不在于我們自己,而在于文物需要我們在哪里。所以,無論你以后到了哪里,都不要忘了我說的這些話。”
王民琦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嗯,老師,我記住了。”
“行了,那你早點回去休息吧。”
向南點了點頭,笑道,“總之,這里的大門隨時為你開啟的,不要有什么顧慮。”
“嗯,謝謝老師!”
王民琦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下子沒忍住,給向南鞠了個躬,然后離開了辦公室,他的腳步聲也變得比之前輕快了不少。
……
豫章市,古稱洪都,是西江省省會、環鄱陽湖城市群核心城市,華夏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豫章市自古就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控蠻荊而引甌越”之地,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稱贊其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地。
這里還是一處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境內曾經出土過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產生活。至三千年前,豫章城當時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稱,三苗為炎帝神農氏后裔。三苗時期豫章東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譜,這一弧形地帶形成了古代豫章居民的聚集區。
豫章位于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具有“西山東水”的自然地勢,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東方水城。
也正是由于豫章的水系發達,在東晉時期發生的一場地震中,導致地下水上涌淹沒了海昏侯墓墓室,從而使得這座古代墓葬免遭盜墓者的覬覦,更是保護了墓室內的文物,使得它們沒有遭到嚴重的侵蝕。
在向南觀看的那則新聞之中,西漢海昏侯墓不僅出土了華夏首例鐵編磬,而且還有24件編鐘。
盡管經過了2000多年的歷史,但這兩堵24件編鐘保存得相當完好,僅僅只是有些許氧化,出土之時就可以完整地奏樂。
這在考古史上,完全可以稱得上奇跡。
而這些,都是因為地下水填充了墓室,使得微生物難以繁殖生長,從而間接地保護了這些珍貴的文物。
從魔都到豫章市,有700多公里,乘坐高鐵也只需要四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向南一行六人,早上七點多鐘登上了魔都高鐵,等到了豫章市時,才十一點半,正好趕得上午飯時間。
從豫章高鐵站出口處出來時,向南老遠就看到了前來接站的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處的副處長顏文聰。
向南雖然年輕,但自有一番與眾不同的氣度,在茫茫人群里十分顯眼,顏文聰也是一眼就注意到了他,連忙高舉著一只手揮舞了起來:
“向南,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