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們心思各異的時候,田延年有動作了,他離席按劍,大聲說道:
“……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后應者,臣請劍斬之!”
田延年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殺氣騰騰,把一干大臣都給鎮住了。
霍光聽了田延年的話后,朝他施了一禮,說道:“九卿責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
話說到了這地步,文武百官也已經沒有辦法了,現在退縮現在就得死,不想死就只能附議了。
于是,群臣紛紛叩頭,說道:“萬姓之命在于將軍,唯大將軍令。”
霍光與群臣“商議”已定,旋即一起進宮覲見太后,將昌邑王劉賀不能為帝的理由一一向太后陳述。
這個掌握著“廢立之權”的太后復姓上官,是霍光長女和上官桀的兒子所生的女兒,說白了就是霍光的外孫女,而且如今也才15歲的年紀。
上官太后對外公霍光的奏請自然不會駁回,當即下令各宮門不許放昌邑王的潛邸舊臣進入,之后又召見昌邑王。
等到劉賀抵達之后,霍光等百官就開始在太后面前宣讀劉賀的“罪狀”:陛下……荒淫迷惑,失帝王禮儀,亂漢制度,……當廢。
皇太后下詔道:“可。”
霍光當即讓劉賀起身跪拜,接受詔令。
劉賀到此刻還是有些不敢相信,他對霍光說道:“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
意思是說,我曾聽說天子身邊只要有七個諍諫之臣,即使無道也不會喪失天下。
霍光冷冷地說道:“皇太后詔廢,安得天子!”
皇太后都已經下詔把你給廢了,你還算什么天子?
隨后,他便上前抓住劉賀的手,解下他身上的璽綬,呈給太后,緊接著扶著劉賀下殿,出金馬門,群臣也緊隨其后,跟著送了出去。
劉賀此刻也知道事不可挽回,只好向西跪拜,自嘲似的說了一句:“愚戇([gàng])不任漢事。”
起身之后,他絲毫不留戀,轉身就登上了皇帝侍從的車輛。
霍光把劉賀送到昌邑府邸后,告罪道:“您的行為使自己被上天棄絕,我們無能,不能以死來報答您。我寧可對不起您,不能對不起國家。希望您保重,我永遠不會再見到您了。”
說完,他便哭著離開了。
劉賀當了27天的皇帝,就被趕下了皇位,成為了漢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當初,擁立他坐上皇位的,是權臣霍光;如今,策劃并且推動廢掉他的人,依舊是權臣霍光。
被廢之后不久,皇太后下令讓劉賀回歸昌邑,并賜給他湯沐邑二千戶。
而跟隨劉賀從昌邑國來到長安的那兩百多舊臣,只留下了三個人,剩下的全都被誅殺了。
這些在出獄受刑的時候,在路上大聲呼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誰也不知道,這些人行刑之前喊這些話,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許這些話里,也有包含了對劉賀的失望之情?
然而,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劉賀被廢后,霍光痛定思痛,左思右想,最終擁立漢武帝曾孫劉詢為皇帝,是為漢宣帝。
漢宣帝即位后,對劉賀忌憚不已,還專門詔令山陽太守監視劉賀。
元康三年(前63年)三月,已經確定劉賀不值得忌憚的漢宣帝下詔,封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
一個月后,劉賀前往其封地海昏就國。
海昏,實際上是豫章郡下轄的一個縣。
原以為這輩子就這么平平淡淡地過下去了,誰知道,幾年之后,劉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往來一事,被揚州刺史柯奏報了上去。
漢宣帝大怒之下,下令削去劉賀三千戶食邑。
神爵三年(前59年),封侯四年的劉賀郁郁而終,享年33歲。
這一位史上最“窩囊”的皇帝,也終于結束了他倉促的一生。